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马戏《界限》月杪上演

2019-10-05 04:23: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心之马戏团省掉动物表演,巧用音乐、戏剧、舞蹈、多媒体元素,树立独有风格\Mats Bäcker摄

  【大公报讯】记者谢敏娴报道:界限是什麼?“我的座右铭是一切皆有可能,自我设限不可能。”瑞典心之马戏团(Cirkus Cirkör)创办人之一狄露特.碧约科斯(Tilde Björfors,见圆图)如是说。她导演的当代马戏作品《界限》(Limits),探讨政治和人道关怀等议题,将於十月二十五及二十六日在沙田大会堂演奏厅上演。

  眼见欧洲多国为了堵截难民而封锁边境,创作团队主张把瑞典甚至其他国家想像为杂技艺人的身体:难民投奔怒海四处飘泊,马戏艺人犹如积木般被抛到半空,起起跌跌,彷彿逃不脱命运的操纵拨弄;走钢索时惊心动魄,具象地展现颠沛流离的惨况。

  藉马戏关注人性

  当代马戏不再只靠感官刺激而取悦观众,《界限》亮点之一是关注人性。“马戏就是我们的语言。其实马戏与逃生皆有‘险’,两者截然不同是演员甘於冒险,而难民别无选择,铤而走险。危机不可预见,因此演员和难民化险为夷的办法相似,他们为了完成使命,坚守信念,互助合作。我相信这会激励和影响观众。”此外,《界限》也融入戏剧、多媒体等元素。Tilde说:“投影是演出中不可忽视的元素,有助於呈现数据、信息和事实,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起到教育观众的作用。”

  谈及《界限》的创作缘由,Tilde表示创作时,她喜欢以三部曲的方式进行。在《界限》之前,头炮是《边界》(Borders),於二○一五年首演,第三部是二○一七年的《行动》(Movements),三者皆以逃难为题材。“二○一五年适逢马戏团的二十周年团庆,在马尔默(Malmö)当地的艺术节作特别演出。当时我深陷在下一齣戏的创作,那是关於欧洲边界和地中海的悲剧,显然这内容与庆典判若云泥。因此,我作了一些改变,通过马戏庆祝难民成功跨越边界移民,为他们欢呼。”她认为团庆的意义不在於重複炫技,反而藉机向当代马戏的前辈致敬,感谢他们勇於挑战界限,激励后继者投身现代马戏而改变世界。“跨越边界,突破界限,一切皆有可能。我希望这三部曲能向观众传递这一讯息。”

  向马戏前辈致敬

  人体是肉身之躯,始终有极限。那麼如何突破界限?Tilde直言过去几年,她一直与科学家、心理学者、马戏演员等多领域合作,试图解开其中之谜。“对於不断超越前进的人而言,突破界限离不开创新和冒险,敢於开拓无人之地,还有想像不可能之可能。当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美好新事物通常应改变而生。”

  《界限》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主办的“世界文化艺术节2019──北欧五国”节目之一,门票现於城市售票网(www.urbtix.hk)发售。查询节目详情可电二三七○一○四四,或浏览www.worldfestival.gov.hk。 图片:康文署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