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清晖园说不完的故事/曾伟强

2019-10-06 04:2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清晖园位於顺德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遊子憺忘归。”中华士人,虽然从来都是学而优则仕,但却一直徘徊在仕与隐之间。谢灵运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免职、归隐、复出。最后在流放广州期间,被指谋反而就地正法,终年四十九岁。

  话说宋景平元年(公元四二三年)秋天,谢灵运称病辞去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职务,回到故乡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的莊园隐居。那裏是他曾祖谢安高卧之地,又是他祖父谢玄经营的莊园,有南北二山,祖宅在南山。诗题中的湖,指巫湖,是南北二山之间的唯一水道。这首诗当作於元嘉元年至三年(公元四二四至四二六年)之间。

  诗末四句:“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意思是一个人只要思虑淡泊,那麼,名利得失,穷达荣辱等等身外之物,自然就看得轻了。只要自己心裏常常感到惬意满足,不违背宇宙万物的大道,一切皆可顺情适性,随遇而安。这种因仕途屡遭挫折,而又不以名利得失为怀的豁达胸襟,在那政治混乱、险象丛生、名士动辄被杀、争权夺利剧烈的时代,既有远祸全身的因素,也有志行高洁的一面。

  那个六月天的下午,偶然地走进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顺德清晖园,那宁静、和谐、高雅、逸兴的气韵,真的教人忘归。园中布局错落有致,古樸而不拘一格,细腻而不失大度。而借山为山,借景为景,这个融入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世界,更是传统士人“独善其身”的舞台。

  进园之后,首先步入真砚斋,那裏是当年龙家子弟读书的地方。外簷廊用两根石柱支撑,石柱和木横樑之间各有一幅以蝙蝠为题材的木雕。“蝠”者“福”也,是传统的吉祥物。斋的内部,绿樑白瓦,清爽宜人。设计者刻意将斋的正面安置在惜阴书屋的背面旁边,向着另一个风格不同的庭院。这裏浓荫蔽目,景点很多。最吸睛的是一眼突起於地面的六角长形水池,池中建有精美的假山,金鱼游翔於石山洞隙之间,石山暗设泉眼,终日滴水沥沥。为这南方酷地,流一点凉渗,消一分暑气。

  清晖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甬道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也许是园主对高节虚心的竹有独特的喜爱,园内多处都有竹的形象,还在庭园南楼后闢一院落,名为“竹苑”。竹苑地幅狭长,广植修篁。真箇是“风过有声留竹韵,月明无处不花香”。

  * * * * * *

  笔生花馆位於竹苑后半部分,是唯一以正面向着这个狭长庭院的房舍。它是一间砖木结构平房,建筑古樸淡雅。内分一厅两房,厅房之间用镶嵌了印花玻璃的门扇隔断。房门顶各有一幅梅花图。厅堂前边柱樑间用大型通花雕挂落作装饰。西窗上有彩绘灰塑“苏武牧羊图”。

  顾名思义,馆名用了“梦笔生花”的典故。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开元天宝遗事》)”传说李白儿时,曾梦见自己的笔头开出奇花。后来长大,果然诗才横溢,名闻天下。说起“梦笔生花”,又想到“江郎才尽”。

  南朝梁时期锺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传说是浪漫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江淹前半生命途坎坷,尝尽艰辛,百感煎熬。他将心中的激荡,全数化作优美诗文。但后半生官运亨通,安富尊荣,感情之波亦不再翻腾。故后期作品不如早年。由是观之,假如屈原没有被流放,也许便没有楚辞。陶潜继续当公务员,便不会有归去来辞。李杜若仕途平坦,悉展抱负,便可能没有诗中仙圣……

  话说回来,清晖园的主体建筑是船厅,是全园建筑精华之一。它仿照珠江画舫“紫洞艇”建筑的两层楼舫。传说当年园主有一位掌上明珠,特意为她建此临水船厅,作为闺房。所以船厅又称“小姐楼”。船厅分两层,上层墙壁设通排的窗户,构成优美图案,整体玲珑剔透。门旁挂有广东书法家关晓峰所书的对联:“楼臺浸明月,灯火耀清晖。”室内以镂空芭蕉双面图案的木雕落地罩为间隔,分成“前舱”与“后舱”。人在其内,恍如置身蕉林,顿生凉意。

  船厅前有两口池塘,似将楼船浮在水中,船尾有丫环楼,船头栽有一株沙柳,柳边有一紫藤,犹如一条缆绳。船厅旁边的惜阴书屋,与之成直角排列,船厅左前方伸出一条短廊与书屋相接。书屋取名“惜阴”,也就是珍惜光阴的意思,表达了园主对后辈的劝勉。

  遊园当日,还欣赏到现场演奏的广东音乐。原来园内每天都由清晖粤韵曲艺社的一班长者,演奏粤乐,《孔雀开屏》、《春风得意》、《步步高》等经典曲子一首接一首,旋律喜气明快,极具地方特色,成为清晖园独有的一道人文景观。遊人乐而忘返之余,演奏者亦乐在其中,彼此乐也融融。

  拨水分花地在清晖园内遊走,除了花树水池,还有一座座流光溢彩、玲珑有致的玻璃小筑。穿过暗八仙堂,一座晶莹闪烁的玻璃屋便排闼而来,那个便是红渠书屋。书屋不砌砖墙,廊柱间全用隔扇组成,四周镶嵌彩色玻璃,装饰成满洲窗,剔透玲珑,色彩绚丽,华而不俗。这些玻璃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以不同的色块组成宝鼎、花瓶、水果等图案,宜於远观;下半部以线条勾勒竹石兰碟、水桥流水、喜鹊登梅等景物,宜於近赏。

  * * * * * *

  清晖园内其他装饰门窗的彩绘玻璃,都是清代套色玻璃製品,是当年岭南玻璃业的工匠利用意大利、法国进口的套色玻璃,运用中国古代独有的蚀刻、车磨手绘等工艺製成。而这些玻璃製品只用於当年岭南官宦富户的豪宅。可惜这门工艺已经失传。

  状元堂的牌匾由清代书法家梁同书所题写,钤印为朱文“梁同书印”。眼前的状元堂,富丽堂皇,挂满宫灯,依旧一片大登科的喜气。但身处堂中,却又不无感慨。顺德曾诞生张镇孙、黄士俊、朱可贞、梁耀枢四位状元。其中的朱可贞,是明朝末年一位受人敬重的武状元,更是广东第一位武状元。相传朱可贞是个美鬚公,膂力惊人,使大刀,刀法如神;挽强弓,百发百中。

  崇祯元年(公元一六二八年),朱可贞高中武状元,授锦衣副千户,封昭将军。但他一向直道事人,结果触犯上司,贬谪广西柳州。不久因广东海盗猖獗,他被调往广东清剿海盗。但大破敌巢,海盗远飏之后,又被调回广西,英雄再无用武之地。虽然朱可贞多次上书请求调往辽东前线,但一直被佞臣阻挠,不予批覆。后来,他目睹奸佞当道,国运日衰,已到了不可收拾的田地,终於彻底失望,辞官归里,作诗写字,寄情山水。

  朱可贞有诗集传世,留下“世情冷暖人秦越,却忆淡交怀白雪。援琴一奏来知音,共挹清风啸明月。”、“藥石金兰素不移,淡交真与古人期。知我谁无称管鲍,相顾全凭急难时。”等诗句,反映其人的情操志高。历史的无奈是,纵有亡国之佞臣,但君却绝对是亡国之君。只是朱由俭至死不悟。

  * * * * * *

  言归正传,清晖园原是明万曆状元黄士俊的宅第。明万曆三十五年(公元一六○七年),顺德杏坛镇人黄士俊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为了光宗耀祖,於天启元年,在城南门外的凤山脚下修建了黄家祠和天章阁、灵阿之阁。清乾隆年间,家道中落,庭院荒废。当地望族龙应时得中进士,购入天章阁、灵阿之阁。之后龙应时传与其子龙廷槐和龙廷梓,后来廷槐、廷梓分家,庭院的中间部分归龙廷槐,左右两侧属龙廷梓。龙廷梓将左右庭院建成以居室为主的庭园,称为“龙太常花园”和“楚芗园”,俗称左、右花园。后来龙太常花园又卖给了曾秋樵,其子曾栋在此经营蚕种生意,挂上“广大”的招牌,故又称广大园。

  那边厢,龙廷槐於乾隆五十三年(公元一七八八年)考中进士,曾任翰林编修,记名御史。嘉庆五年辞官南归,居家建园。嘉庆十一年(公元一八○六年),其子龙元任请得江苏武进进士,书法家李兆洛书写“清晖园”三字於正门上方,正式命名“清晖园”。园林经龙家五代多次修建,遂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

  龙元任的孙子龙令宪,有一首名为《清晖园》的诗:“我园清晖,在城南隅,有池有馆,八九亩余。中植嘉木,千百为株,色花声鸟,四序周如。以鸣代琴,以读我书。畦蔬初熟,厨酿盈壶,兴来不浅。弄翰执觚,抗古暴哲,风於唐虞。”可见当时的清晖园嘉木花香,鸟鸣蔬熟,墨香幽淡,书香绵绵。

  龙令宪还有一首名为《新年》的诗:“隔墙风影送秋千,道是新年胜旧年。似水光阴成半百,如云车马胜三千。深杯得酒添颜色,好鸟当窗当管弦。”从中可以看到当年望族鼎盛时期,宾客如云,户限为穿的景象。不过,那已成绝响,因为,随之而来的抗战,龙家亦不得不远走他乡,只剩下这十亩方塘,一片荒草。

  结语

  眼下的清晖园,见证了氏族兴衰,经历过时代更替,默默守着一片土地,细诉着一个说不完的故事。承传着淡泊惬意,不违大道,一切顺情适性的精神。只是现实的无奈是,今时今日,这片曾经的高卧之地,文化艺术的宝库,其吸引力也许不及旁边清晖路的“大良崩砂”。

  [作者简介]

  曾伟强,香港诗人,作家。著有《想飞》、《蓝巴勒随笔》、《吐露港的星空》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