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图画真解”再现中国画演进历程

2019-12-04 04:23: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潘公凯(左一)为观众导赏

  【大公报讯】记者汤艾加报道:笔墨既是表达方式,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经典呈现。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正举办的“‘图画真解’──中国画与笔墨文献展”,通过多媒体记录、文献资料等,展现中国画的笔墨经历的複杂演进过程。

影像资料还原“六个书房”

  展览以三个主题阐述笔墨的重要意义与传承发展。第一部分“课徒:笔墨探源”,展陈和影像风格均强调中国诗意的情景再现,同时兼顾当代的视觉表现。现场播放的是潘公凯给博士生授课的影像记录,经过后期剪辑处理成六部影像文献,并按照历史顺序在展厅中还原“六个书房”,相继展示潘公凯“课徒”历代中国画大师如顾恺之、范宽、黄公望、倪瓒、朱耷(八大山人)、吴昌硕的代表作,以“课徒稿”的对比,让观众在历史中穿越的同时,又能直观感受中国画所强调和坚守的向古人“临摹”、“学习”,与其“对话”的价值与意义所在,直观呈现“笔墨”的精神性作为中国画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引发观众对於“笔墨”背后的文化结构系统的认知与思考。其中部分在第五十六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以《气韵非师》为题与课徒稿一併展示。

  其后可见三幅《快雪时晴图》的对比,展示了朱耷、潘天寿、潘公凯立於不同时代对於笔墨的理解,在细观之间可清晰看见传承与发展的紧密关係。对於这一部分,潘公凯表示:“这裏的对比,所要阐述的不是创新,恰是在探讨笔墨的局限性。”关於这个探索,在第二部分“丰碑:笔墨演进”得到很好地体现。展厅墙面按照顺时针方向,以文献梳理的方式依次呈现从汉、魏到二十世纪,中国画笔墨在两千年历史中所经历的完整且複杂的发展过程,并且通过对各时期不断推动笔墨演进拓展的大师的笔墨範例、笔墨局部进行逐一解析、品鉴、比对,让观众既全面宏观地了解笔墨演进的脉络,同时又能深入精準地发掘出其中细微的发展变化特点,启发与培养观众对笔墨重新认知与鉴别的能力。所选的作品以複製品方式展示,大部分细节还原全作尺寸示意,同时选择精彩的局部进行放大以便观众清晰读到笔墨的表达,从作品简介中可知所选原作分别来自全球範围内的不同馆藏。

  观众现场体验笔墨之韵

  第三部分“传承:笔墨未来”,展出当代在笔墨研究与实践中颇具代表性的七位中国艺术家──朱颖人、吴永良、张立辰、童中焘、姜宝林、卓鹤君及潘公凯的作品,一方面是作为範例展出,另一方面也是作为讨论的标靶,希望藉此展开大家对笔墨未来发展的探讨与实验。展场最后一个展厅,设置了水写布字帖及毛笔,并将所展示的作品整理成册。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助理署长(特别项目)谭美儿,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管理局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香港艺术馆馆长(虚白斋)朱瑞平,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谘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复旦大学外事处副处长、港澳台办副主任莊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前院长潘公凯,悉尼双年展总监及CEO、弗莱美术馆前任馆长乔安,夏威夷大学国际文化研究负责人、哲学系教授Joseph Tanke、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姚进莊等出席。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林晖表示:“自二○一六年始,潘公凯教授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合作,把《中国笔墨的现代阐释》作为中国精神文化现代阐释的重要方面,力求以现代学术语言,运用当代的哲学、美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等研究方法和成果,对‘笔墨’结构及其意义进行深入的梳理与解析,实现‘除域外探知笔墨之难,解现代传承笔墨之惑’的理想。”

  该展览由康文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香港艺术馆、潘公凯工作室支持,展期至十二月六日晚上七时半。

  部分图片:大公报记者汤艾加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