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罗醒庭(右)为有兴趣体验服饰设计的学员提供指导
二○一三年的春天,睡在“裁床”(编者註:“裁床”是纺织服装等行业所使用的自动裁剪设备)上的罗醒庭觉得格外寒冷。带着在香港打工时存下来的微薄积蓄和成为知名设计师的梦想,二十七岁的罗醒庭来到广州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旅途。那张略显冰冷的“裁床”,曾让他以为理想就像是遥不可及的镜中花水中月。那时的罗醒庭未曾想到,六年后的今天,他能在广州最繁华的珠江新城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有了固定的客户和合夥人。原来,从香港迈出一步走向大湾区、再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理想与现实其实不过一步之遥。/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
从日本留学回来,罗醒庭在香港的电视台过了一段安逸的日子,但台裏的前辈纷纷告诫说,不要贪恋这种一眼看到头的生活,世界那麼大,趁着年轻应多出去看看。不久之后,罗醒庭辞职到了北京,以央视一个设计师真人骚的活动作为首站,开始在内地闯蕩。
创意市集体验城市善意
虽然早就知道祖国河山壮丽、文化源远流长,但在节目组裏与来自天南地北的同胞相处,才让罗醒庭首次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儘管常常被“取笑”说不看字幕不知所云,但罗醒庭的普通话还是在大家热情洋溢的“陪练”下逐渐提升,一个节目录製下来,就成功地告别了“煲冬瓜”水平。
由於不能适应北方的气候和饮食,加上北京的物价让罗醒庭感到压力,最终他选择到与香港更具相近度的广州重新开始发展。讲粤语,食粤菜,丰俭由人的生活让罗醒庭轻鬆了不少。儘管如此,当罗醒庭的工作室在广州新河浦落地时,他的积蓄已经花掉了大半,囊中羞涩的他把家安在了工作室,甚至连一张床都不捨得买,晚上就直接睡在“裁床”上。因为资金紧张,罗醒庭并没有选择自己最喜欢但前期投入较大的服装设计作为启动项目,而是瞄準了小众的珠宝首饰定製,首饰往往与艺术挂鈎,无论是宣传还是展览都更容易,Losting应运而生。
其时珠江边上新兴的文创区琶醍,往往会在周末举办一些创意市集吸引人气。当时对於创业还没有清晰思路的罗醒庭,希望通过摆摊来了解市场和收集意见。没想到市集开张第一天,罗醒庭就取得了销售额全场最高的佳绩,他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善意,也对未来多了几分信心。惊喜还在后头,服务於商场的买手在市集中发现了Losting品牌首饰,随即将其引进。有了大商场的体验空间作为落脚点,罗醒庭不仅一下子扩大了客源,还大大提升了知名度,很快就有客户找上门来。
刚刚起步的罗醒庭,对珠宝设计、空间设计、服装配饰设计的活儿全都来者不拒,且每一单生意都拚尽全力。合作下来,大家对这个来自香港的年轻人都另眼相看:会设计、会打版、会谈判,很少见到一个设计师想得那麼周全,又有那麼多新奇有趣的创意。罗醒庭的专业和热忱得到了认可,一年时间,他的工作室就实现了收支平衡,他也终於告别了睡在“裁床”上的日子。
湾区红利助力港青创业
慕名而来的人逐渐增多,罗醒庭的工作室从新河浦搬到了淘金,随后又搬进了广州的CBD。他依旧忙於和不同的行业合作,奔波於香港与多个珠三角城市之间。初时,珠三角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还不够完善,每次到东莞、佛山、惠州等城市寻找配件或者打版,罗醒庭都得经历一番折腾。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中度过。慢慢的,罗醒庭发现大湾区十一个城市之间的交通接驳变得越来越便利了,来往就如到邻居家走访一般容易。他曾经以为国家大政方针距离自己这种平民百姓很遥远,直到“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概念频频见诸报端,罗醒庭才发现,原来他正在享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红利。
从此,罗醒庭开始留意关於大湾区的信息,发现珠三角各城市配套越来越完善,与一线城市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变得越来越宜居宜业了。而且,随着大湾区各个城市的快速发展,香港创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市场空间也在不知不觉间扩大。以前,罗醒庭并未想过到广州、深圳以外的地方开拓,如今佛山、珠海都成了他未来发展业务的目标。
六年时间,罗醒庭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从纸上概念到快速推进的全过程。在罗醒庭看来,这裏有完善的产业支撑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国家战略实施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与便利,有低成本创业和生活的环境,是港青逐梦的乐园,走进大湾区,犹如登上了奔向理想的高速列车,在这裏白手兴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图: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