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三彩骆驼/製作精细的三彩俑。修复重点在於如何把较重的颈部与接触面较小而空心的躯幹连接起来。为此专家特别製作了支撑定位块放在躯幹内,加强支撑作用。
香港科学馆现正举行全新专题展览“内裏乾坤──故宫文物修复展”。展览通过一百三十件刚修复完成的不同种类的文物,介绍科学与科技在现代文物修复工作中的运用,以及文物修复工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展出的藏品包括青铜器物、鐘表、纺织品、唐卡、木製傢具、漆器、镶嵌物件、陶瓷、书画和人工临摹古画等。/大公报记者 汤艾加
香港科学馆总馆长陈淑文介绍:“人、物、情,这三个元素是这次展览传递最重要的信息。希望通过文物修复背后的科技运用,普及科学的知识。今次展出的文物全是完成修复工作的文物,其中三十多件第一次对公众展示。亦希望通过传递科学知识,帮助观众将知识延伸到日常运用,如有纪念意义的书籍、相片、衣物等物品的保存。”
逾30件首次公开展出
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文物修复办事处总监谢建辉表示:“文物修复在於修旧如旧,不是翻新。希望尽量在文物修复工作中,完整问题带出的信息。过程中要了解文物的状况、物料、化学和技术等方面的详细资料,配合科学分析和检测实验会提供更準确的资讯,帮助修复人员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和保护措施。”
除了展示故宫博物院的修复工艺,展览同时介绍香港文物修复办事处的工作,透过特色修复个案,如近百年历史的313号火车卡修复和中国外销油画《朝觐图》的修复,让观众认识修复主任的工作和专业技术,以及所肩负起保存本地文化财产的使命。
一系列互动亲子活动
二○二○年适逢紫禁城落成六百周年,今次是香港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的第三次展览。为配合展览,香港科学馆会推出一系列互动亲子活动,包括邀请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专家带来多个示範及工作坊、以戏剧和故事导赏形式带领参加者了解文物修复工作、参观文物修复实验室和运用电脑X射线透视技术解开玩具结构之谜。一系列活动旨在让参观人士透过动手操作深入认识中国传统非凡工艺,以及在文物修复应用的科学原理和技术。
该展览由康文署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香港科学馆、故宫博物院和文物修复办事处联合筹劃。展期至明年三月十八日。更多展览详情可浏览网址hk.science.museum/ms/con2019,或致电二七三二三二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