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青衣》香江舞动戏梦人生

2020-01-21 04:24: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书中女主角筱燕秋视上台表演为毕生追求

  “完美、残酷、悲悯、淒美”,是毕飞宇看完自己原著小说改编为舞剧《青衣》后留下的四个词。这部舞剧由国家一级演员王亚彬担任导演、编舞并演出,它向观众提出一个问题:“生命该如何寄讬?”在海内外演出八十多场后,舞剧《青衣》将於二月在葵青剧院上演。日前,王亚彬与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杨云涛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讲述《青衣》台下的故事。/大公报记者 徐小惠

  王亚彬与《青衣》从相遇到相融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生命寄讬的故事。她第一次读到小说《青衣》时,还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这部小说由毕飞宇创作,讲述京剧演员筱燕秋的戏梦人生。都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宿命,戏曲演员与舞蹈演员在艺术生命中的相似之处,是当时王亚彬对《青衣》最深刻的印象。

  三线结合诠释生命寄讬

  十二年后的二○一二年,王亚彬在主演毕飞宇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推拿》期间,又再次读了《青衣》这本书,这一次,她感受到了更多的内容。“我从学校毕业,成为职业的舞者,对於生活沉澱出新的感受和理解。再读这本书,我看到的是女主人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是不疯魔不成活的执著心境。”小说中充满温度的文字与细腻、丰富的人物内心描写,令王亚彬感受到了舞蹈的场景,“当时就想,这部小说如果改编成舞剧应该会很好看。”在与毕飞宇沟通之后,王亚彬开始酝酿舞剧《青衣》。

  毕竟是毕飞宇小说第一次被改编成舞剧,怀着敬畏的心情,王亚彬又将小说读了再读,“基本上我在巡演的时候,小说(《青衣》)是一直带在身边的。出发时书还是新的,回来已经基本旧了。”由於舞剧与小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王亚彬在真正着手改编后,发现这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先做了舞台版本的故事大纲,然后又变成舞段,再然后才开始排练。从阅读到和编剧探讨,整个改编的过程历时一年多。”作品在结构上分为日常生活、戏中戏、潜意识与超现实三部分,三线结合,共同推进剧情发展。王亚彬希望在保留小说精髓的同时,提出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诉说女主人公。“小说本身是讲筱燕秋的故事,舞剧希望突出主人公的命运,同时提出的一个问题:生命该如何寄讬?”

  多国团队打造简约舞台

  王亚彬强调作品的悲剧意识,认为悲剧色彩是呈现女主人公命运的重要方向和方式。所谓“生命该如何寄讬”,在戏中指的是将自己心中挚爱作为毕生追求的心愿。“筱燕秋在经历种种之后,仍旧希望能再留在舞台上,饰演嫦娥。就像我们作为舞者,也希望能在舞台上跳到老。我们从这个角度更加强化了这个创作理念。”

  《青衣》成功的背后,是国际化的製作团队:戏曲顾问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舞台美术设计来自英国,服装设计来自日本,灯光设计由法国的艺术家完成,最终呈现出一个充满孤独气息的极致简约的舞台。二○一五年十月,《青衣》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之后在匈牙利、以色列、挪威和美国等世界各地巡演超过八十场,获得空前反响。王亚彬讲到自己在以色列的演出,“演出结束后,我们遇见一位看上去六十岁左右的阿姨,当时她脸上还留有泪痕,用并不流利的英语告诉我们,她特别喜欢这个舞剧,觉得这个舞剧是为她而创作的。”她用流水般温柔语气说:“舞蹈可以跨越文化的壁垒。”

  图片:香港舞蹈团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