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西安民间艺人\许 锋

2020-02-02 04:23:4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老腔艺人在戏楼开演

  古城西安。我去年去的时候正值暑假,西安像个闷炉。夜色中,我穿越熙熙攘攘的大街,寻找高家大院。几年前我去过高家大院。高家大院在回民街,是一座历经四百余年沧桑、保护完整的汉族民居院落。但我仍是迷路了,在人头簇拥、摩肩接踵的街市,我有点手足无措。但我知道,高家大院就在附近,大院裏,民间艺人正挥汗如雨地演绎艺术。

  老腔,自然“老”,明末清初就已存在。它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以陕西华阴老腔最为著名。其实,它是皮影戏的一种,唱戏人在后台唱,是皮影戏;跑到前台吼,就是老腔。

  剧场裏,老郭,正在表演皮影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悄悄“潜入”后台──所谓后台,便是屏幕后面。一长条桌,连着屏幕;桌上摆放着几样道具,道具简单,唐僧师徒四人,白骨精,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大耙子,都是竹棍连线的皮影。老郭全神贯注,没有察觉我。他两手或抓、或夹、或握、或捏,最多时,所有“人物”出场,对白、打鬥、腾挪……屏幕上,剧情紧张,场面热烈。只见老郭十指交错间,“夹”着诸多“人物”,一个个皮影如变戏法似的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连耍带唱,栩栩如生──猛听得孙悟空一声断喝:“妖精,你往哪裏跑!”高亢、尖利,灌得耳膜轰鸣──我偷眼再看满堂宾客,无不伸颈默叹。

  皮影戏没有剧本,都是师徒口耳相传。老郭十几岁拜师学艺,年轻时在一家县剧社当演员。后来,剧社解散,他开始闯蕩江湖。一度,没人看皮影戏了,老郭的艺术生涯陷入“穷途末路”;生活,也捉襟见肘。熬了很多年,很多年,终於等到了民间艺术的春天──这齣戏,他一年演两千场,每场八十人。他舒展了一下手指头,长年累月“夹”皮影,指头间磨出厚厚的老茧。他笑咪咪地看着我,眼角的皱纹在灯光裏摺叠、舒展,像起伏的岁月的波澜。

  陕西,可谓皮影之乡。在陕西关中,会做皮影的乡亲很多。我看到,在回民街,到处都有皮影卖。皮影製作工艺较为複杂,有选皮、製皮、抛光、画图、雕刻、敷彩、熨平、缀结、完成等几十道工序。老郭所用的皮影,是专用道具,不能从街上买。他需要什麼造型,就回老家告诉乡亲,乡亲就给他做什麼造型。他用乡亲们做的皮影演戏,演给南来北往的人看。

  高家大院是砖木结构,古樸典雅,浑厚敦实。有祠堂、私塾、戏楼。穿越历史烟云,时至今日,成为陕西老腔艺人传承民间艺术的绝好舞台。

  戏楼。老腔《将令一声震山川》上演时间到。七八位艺人登台,或坐,或立,少顷,但见主唱老贾举一把板胡,一声吼,“将令一声震山川!”音如巨竹爆裂,直入云霄。瞬间,打击乐、板胡、底胡、二胡、敲锣,诸音齐鸣、迴荡,宛如黄土地上的摇滚。间或,老史一手提长条櫈,一手举短木板,啪啪啪,砸得山响;腰间的红绸,顺势而舞,迴旋起伏。

  老腔表演形式为一人主唱、众人帮和:

  头戴束髮冠,

  身穿玉连环,

  胸前狮子扣,

  腰中挎龙泉,

  弯弓似月样,

  狼牙囊中穿,

  催开青鬃马,

  豪杰敢当先。

  ──我的眼前便出现了一幅活生生的古战场图景:兵士整装待发,将帅一声号令,兵戈铁马,烟尘瀰漫……

  你想不到,老贾已七十有三。另一主唱老兰,七十有四;老史,七十整;二胡演奏者老刘,六十八;敲锣的李佳丽,六十四;老腔团团长刘进瑞,擅长板胡,六十三,他年轻时当过兵,还是共产党员。班底平均年龄六十六岁。

  都是当了爷爷、奶奶的人。

  老腔,没有固定的模式;表演动作,不像京剧,已经程式化。艺人上台,瞬间爆发,举手投足间,尽显粗犷豪放之气──其音,激昂雄壮;其情,高亢饱满;其行,夸张恣肆;其神,逼真投入。

  这股子劲,全凭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对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日日夜夜,不知疲倦,一场连一场,观众一年五六十万人。

  民间艺人,均一专多能,还常客串。老郭除了《三打白骨精》驾轻就熟,《卖杂货》、《借水》、《金碗钗》等二三十个小段子也信手拈来;他还会胡琴演奏,表演潜转、顿挫、抑扬、纾缓、蓬勃、激荡、淒然。年过半百的谢春焕,十六岁便是县木偶剧团的演员,最拿手的是提线木偶表演,《小货郎》中的“小货郎”快乐活泼、憨态可掬;她改用皮影表演,又精巧灵致、生动形象。提线木偶戏是陕西省合阳县境内特有的一种木偶戏,当地人称之为“线猴”,也叫线胡、线戏、小戏。谢春焕说,其历史十分久远,“起於汉而兴於唐,盛於明清”,曾经“藏”於宫廷,是皇帝妃子和达官显贵的“专利”,后来才逐渐走出宫廷到了民间。而合阳木偶戏早在明末就走出关中,进入江苏苏州、扬州等地。清乾隆之后,达到鼎盛时期。至光绪年间,合阳县有线戏班社七十余个。二○○六年,该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谢春焕曾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她还会唱折子戏、大戏《陈平保国》、《罗汗衫》、《忠孝贤》、《铡美案》、《下河东》、《王宝钏》、《柜中缘》、《百宝箱》、《杜十娘》、《两狼山》、《杨家将》,如数家珍,唱腔或愀怆,或哀怨,或高亢,或激昂。我听不太懂陕西方言,但艺术的感染力,让我怦然心动。乃至半年之后,我的耳边仍然迴旋着那夜的声音,眼前,仍是那夜的舞台。

  冬日裏,一缕暖阳爬上窗台,彷彿黄土高原上艺人们的性情,土苍苍,直抵我心。

  图片:许锋摄

  .许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广州市黄埔区文联副主席。著有《李章达评传》、《陈启沅评传》、《诗经趣语》、《诗经名篇趣谈》等著作。获第六届“我心中的澳门”全球华文散文大赛一等奖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