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论坛有感/“那一刹,我看到读书人的风骨”\阿 祖

2021-07-19 04:24: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发布会暨论坛上,屈颖妍(中)发言。

  如果说,一份工作能够让你和自己曾经钦佩的人结识,甚至成为思想契合、惺惺相惜的好友,那一定是这份工作最好的馈赠。

  到港工作的因缘,应邀参加了香港书展“中环一笔”丛书发布会暨论坛。发布会很高质量,作者多为香港思想文化界的名笔名家。而且,三观正、有才华。

  卢业樑先生的致辞并不长,却意味深长,至今仍值得回味:“那一年,我们出了《我们是香港真本土》一书,大家把自己的本土故事写出来。从那以后,很少有人再就本土这个问题炒作了……当然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有人在连登攻击和炒作。尽管风风雨雨,‘中环一笔’仍然坚持以我们的所见所思,为我们热爱的香港,争取一个客观、公正、理性的舆论环境”。他拿出自己曾经参加中学会考的中文课本,当时的必修课程,不可不读。他缓缓读出那时的书目和必读文章篇目: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他说,这些文章中,有中华文化的辉煌和骄傲,有中华传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责任。这其中,有传承和血脉。可惜的是,之后的一批年轻人,在学校教育中受到的这种薰陶越来越少──教育,中文与历史的传承,是文化认同的根本。

  作者交流环节,还是对屈颖妍女士那段话印象深刻:有人问我怕不怕?我想,如果抗日战争时期,哪怕手边只有一把刀、一根棍,我都会是那个冲出去杀敌的人……不要问我怕不怕。连那些犯法的人都不怕,我们又有什么好怕?另一位女士潘丽琼,说到自己因为撑警而被骂被起底,更有友人割席,但这些,和警察、警嫂及他们家人所受之痛苦,只是微不足道……

  问答环节,一个提问者问到,如果资本主义的“民主”不能有利于香港的民生问题,那我们还要资本主义控制香港吗?──他说的时候有些激动,普通话并不标准。之后,一位老者,香港亚洲歌舞团的团长,说他要感谢屈颖妍女士,虽然屈女士并不认识他。他曾申请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歌舞晚会,但是被西贡的区议员否决了,他很愤怒,联系了屈女士,屈女士有为他发声。现场响起掌声。这位老先生,应是港人,普通话不算太标准。之后,一位女士,站起来说,我觉得,香港的问题就在教育。三位言说者,都并不善言辞,但那种不吐不快、需要从喉咙间挤出声音的表达,分明能让人感到“沉默者”久不得言说而终于能够开口的爆发。

  如丛书的编纂者,《亚洲週刊》副总编江迅所言: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做,谁做;再加一句:我们不写,谁写?

  其实,内地及外界舆论场或不了解的是,这些年的香港,始终有这样一群人,在反对派的喧嚣与谩骂,甚至威胁和人身攻击中,坚持着思考与发声,留下属于自己和时代,在当时或许微弱,但却不息的声音。

  在彼时的香港,发出这样的声音,需要勇气。而不畏流俗、不惧风险,以自己的良知和思考坚持己见,难道不正是值得仰慕与钦佩的读书人的风骨?

  论坛的主题,是《立足大视角 变革新香港》。

  其实,香港已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虽然我们都知道,过程会很艰难,但总有希望。至少,提出问题,便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今日所闻论坛中那些坚持的声音,与其说是火花,不如说是潜藏于许多港人心中,之前被压抑却一直存在且生生不息的火种。它们从未远离,只是需要被唤醒。

  我是乐观主义者,虽知变革香港的不易,总愿意相信明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