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中大办展贺杨振宁百龄华诞

2021-09-22 04:26: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杨振宁一九六三年摄于普林斯顿。

  【大公报讯】记者谢敏娴报道:今日(9月22日)是著名物理学家、首位华人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教授的99岁生辰。香港中文大学联同清华大学及中国物理学会举办“展望未来100年的物理学──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并在中大图书馆展览厅举行“杨振宁教授百龄华诞:物理巨擘 中大挚友”展览,为庆祝杨振宁百岁寿辰系列活动打响头炮。精选的约70件展品,包括杨振宁的研究文章、手稿、毕业证书、奖章以及大量照片,记录了他走过崎岖不平的科研路。

  杨振宁与香港渊源深厚,尤其是与中文大学的交往。1964年他应中大邀请来港作公开讲座,便开始了这段近一甲子情缘。今次展览重点之一是杨振宁1964年12月30日在香港大会堂演讲“现代高能物理学之认识”的视像展品,这是中大物理系教授朱明中根据当年录音加配图文,还原整个讲座内容。演讲录音是三个月前在展览筹备搜集资料过程中发现,由香港电台保留着。因为当年演讲设备可能是胶片或幻灯片投影,朱明中表示:“杨纲凯教授(中大物理系荣休讲座教授)问可否用现代方式重现演讲内容。我觉得可以尝试,便开始跟随录音,找回相应物理学,配以图像,这过程中自己也学习了不少。”

  杨振宁与香港渊源深厚

  录音珍贵之处在于非常清晰听到杨振宁教授当时与观众的互动,比如因为大会堂场地大,他多次问是否需要关掉一些灯、再大声一些以便观众可以听清看清演讲内容;当他提到当年加速器价格之高,观众哗然,等等。“据当年报道,报名讲座的市民多达2万人,最后只能2千人入场,可谓轰动全城。今天再看市民对科学有如此高热忱,十分有趣。”朱明中说,杨纲凯教授当年还是中学生,也是排队入场听讲座的一员,相信这对他影响非常深远。

  1971年中大准备成立物理学硕士课程,时任中大校长李卓敏写信给杨振宁,寻问他对这个课程的建议。杨教授当时是中大自然科学委员会顾问,他介绍了美国同类课程的一般情况,比如写论文与不写论文的优劣,并建议可考虑一年密集式课程不用写论文,认为聪明学生可通过一年的学习快速成长。“现在中大物理系硕士课程有一年制,也有做研究和写论文的两年制,可以说当时杨振宁教授的建议对如今物理系的教学方式有直接影响。”朱明中补充道。

  部分图片:香港中文大学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