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杨振宁百岁演讲忆邓稼先: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同途

2021-09-23 04:27:20大公报 作者:徐小惠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近百名中文大学师生及嘉宾出席“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

  昨日是著名物理学家、首位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生辰(农历100岁),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中国物理学会联手举办“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张杰、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等多位科学和教育界领导、著名科学家和学者,分别在清华大学及中大校园出席活动,回顾杨振宁的人生经历和家国情怀,向他致敬及送上祝贺。杨振宁亲自出席清华大学研讨会现场,并回忆了他1971年首次访问中国时与“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一段往来,以邓稼先赠与他的两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结尾,总结他在过去50年做到了邓稼先对他的期望。

  邱勇在致辞时称赞杨振宁具有令人高山仰止的大师风范,“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大先生、真正的大师。”他表示,杨振宁在一个世纪的岁月里,取得了峙立如嵩、博观如海的学术成就,书写了功在世界、心怀家国的隽永篇章。“杨先生是华人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时只有35岁。他的获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在科学领域也能够取得顶尖的伟大成就。”邱勇评价认为,杨振宁从1971年回国访问至今的50年里,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中国科教政策制定积极建言献策,为筹款资助中国学者访美、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

  推动中美物理学会交流

  张杰则表示杨振宁即使在美国留学期间,始终关心祖国物理学发展,积极组织和推动中美物理学会的交流,促使两国发起基础研究合作计划。“此外,在杨先生的建议及主持下,由中、日、韩牵头成立亚太物理学会,大大促进亚太地区物理学会的发展。杨先生的勇气、毅力和决心,是我们晚辈学人的楷模。”

  段崇智在致辞中回顾了香港中文大学与杨振宁交往的历史,并在之后联同中大管理层、杨振宁的中大好友,以及多名中大教授及嘉宾,在中大校园出席研讨会的视像连线。段崇智说:“杨振宁一生对学问孜孜不倦,在科研路上奋勇向前、无畏无惧,勇于挑战旧有概念,突破僵框,开创崭新理论,并致力糅合中西文化来推动学术界蓬勃发展,对知识传递无私奉献,是学术界的典范。”他在现场想对杨振宁致谢,表示对大学的贡献浩如烟海:“我特别感激他与中大同行将近六十载,设立奖学金助中大倡学培贤,又把奖章、著作、手稿等捐赠与中大,成就知识及文化传承。”

  50年前首次回国感触深

  杨振宁在最后进行了一段长约十分钟的致辞:“50年前,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新中国,这个访问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因为使得我对新中国第一次有了一点认识,这个认识对于以后50年我的人生轨迹有非常大影响。”杨振宁说。那次的访问,他除了看望在医院的父亲以外,还见了一些亲戚和朋友,“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我最亲近的朋友,就是邓稼先。”杨振宁提到,在他访问中国期间,邓稼先曾给他写过一封信,这封信前不久出版在杨振宁的一本新书中。这封信不仅验证了中国原子弹的制造基本没有外国人参与,在信的最尾,还有几段话,是邓稼先给杨振宁的一个期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当时我没看懂这句话。最近我又将这封信仔细看了,我觉得今天,50年以后,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有自信的跟你说,我是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的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再见。”

  此外,昨日现场还播出刘诗昆通过视频为杨振宁弹奏的生日歌;杨振宁的中大友好,包括前校长金耀基、物理学系教授杨纲凯、王建方,香港中文大学前秘书长陈方正,以及物理系学生,亦拍摄祝寿短片恭贺杨教授。中大今次还向杨振宁送上两份贺礼,一幅写有“物理相推识守恒 铎其斯振 期颐孔乐因从善 寿考且宁”的嵌名对联,以及由中大师生精心准备的心意卡,满载杨振宁在中大的足迹和回忆,以感谢他对科学的贡献及对一代又一代人才的培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