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品书 |《不期而至》:一部当代艺术社会片段史

2022-07-29 09:54:50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原天羽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江南的艺术界,名家如云、新人辈出。油画界有老一辈艺术家肖峰、全山石、张自薿、金一德、秦大虎、胡振宇、潘鸿海、徐茫耀;水墨画有吴山明、潘汶汛;跨界艺术家韩美林、常青;画坛生力军孙景刚、王羽天、何红舟、崔小冬、商亚东,以及新锐邬大勇、来源、任志忠、尹骅、汪文斌、崔敏等。影视界亦有从浙江走向世界的艺术家周迅。《不期而至》这本书,便是中国评协会员周澍,用质朴生动的语言,为这批艺术家 “造像”——既描绘了一个个艺术家,同时也勾勒出这一时期集聚在江南的一代艺术家群体。

  本书作为一部艺术评论集,收录了作者周澍8年来陆续写就的艺术评论。作者在文中讨论了艺术家的作品、创作背景,关注艺术家创作中的种种思索和意趣,并结合当下的艺术现象进行解析,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可以说,本书既是一本评论集,也是一部当下的艺术社会片段史。这部艺术评论集语言诗意优美、饱含温度,同时丰富的内容和故事又构成书的厚度。

  作者简介

  周澍生于浙江台州临海;浙江大学法学博士,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杭州 2022 年第19 届亚运会会徽、吉祥物评委。

  推荐语

  一切都是不期而至。原本人生的偶然相遇、萍水相逢,作者却一一记写下来,化作川流不息的生活之流中,一朵朵璀璨的浪花。这本集子收藏了一位善意且善感的心灵对艺术家的欣赏、对艺术的爱。这不是通常所谓的艺术评论,而是一篇篇细腻温暖的人物白描。书中感动我们的,不只是对艺术家和作品的分析,更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细微而珍贵的点滴,是一个朋友社会里品鉴与分享的快意 时光。无数次湉然的相聚、默然的相对、惆怅的别离……这所有不期而至的,其实都是命运的礼物。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 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高世名

  语言最为美妙的一件事就在这里:当它来到美术、音乐或电影的面前,它固然是言不及义的,却也能别开洞天。周澍有效地达成了这样的奇迹,紧紧依靠她的语言,她画出美术的美与术。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 毕飞宇

  周澍在南方城市的电梯口一眼认出还戴着口罩的我之前,我们其实素未谋面。那是韩美林老师的一次个展,我们都来去匆忙。此后我关注了她写韩老师的评论文章,发现她写的不仅是作品,更是人生与时代。也许正由于此,她把评论写得很好看。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鲁晓波

  在线性的时间里,周澍用睿智的眼睛捕捉艺术家的生命律动,用敏感的心灵辨识由线条、色彩、光影、形象等元素构成的视觉元宇宙,不知不觉中,寻找发现美的过程本身,就自变为关于时间的行为艺术。

  ——大型文学期刊《收获》主编 程永新

  德智体群美同是中华文化的根与源,各具感悟、各展莹泽。认识中的周澍,以细腻颖敏的内蕴、不期而遇的潇洒、逸游文化瀚海的浪漫,通过观察、分析和笔触,用深邃的视角、文化的维度和心灵的感召,透释出文体共融、映亲出体育意度并剪影出拼搏人生的小故事。

  长时间参与大型体育项目组织宣传工作的历炼,使周澍得以充分展示其大文体视野,善于糅合协调不同观点和价值,倚凭卓越的洞察力和文学张力,为文体界带来耳目一新的妙悟和气息,促进文化与体育不期而至、传统与未来逐梦飞扬,以致提升人的精神面貌、文化软实力、传扬中国好故事,都具有不经意但重要的意义。

  “不期而至”是不经意的缘分,《不期而至》则是悦泽读者的福份!

  ——亚奥理事会(东亚区)副会长、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 霍震霆

  长期以来,周澍难得地保存着一种文艺青年般对形式、色彩、图像、主题表现的超常敏感。于时间的碎片中写了不少美术评论和研究文章,不但勾画出笔下艺术家个性独具的人物形象,对各种流派画作画风及技巧形式也有独到的挖掘与深入的理解,故呈现的文字生动而鲜活。其实,在浙江的油画界或水墨画界,名家如云新人辈出,但受到美术评论界持续关注跟踪、成为素材并引出文思泉涌者,却还不是很多。于是周澍的存在和她的努力,就有了一定“推陈出新”和“为新人歌”的意义。

  期待周澍今后可以多关注一下中国书法篆刻界的状态。愿她的艺术评论能从清新的茁壮成长的苗木,渐渐成为冠盖巍然的参天大树。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振濂

  序 一

  艺术故事的讲述者 常青/文

  不经意在手机相册翻到了一张周澍、周迅与吴山明老师的合影。二周左右,吴老居中。照片中的吴老着红色格子衬衫,笑呵呵地端坐在两位周姓女子的中间。

  这张照片应该拍摄于2020年的5月,那个月吴老还出席了我在信雅达的个展并发了言。没想到那竟是我与他老人家的最后一面。今天看着照片中笑容可掬、和蔼可亲的吴老,感叹如今的他已与我们阴阳相隔,心中不是滋味。又想起这几年我与吴老的会面,多有周澍从中“牵促”的痕迹。作为吴山明老师的最后一名访问学者,期间她还为我写了一篇关于我画水墨画的文章,用心良苦地把我画水墨画这种“越界”行为“漂白”,努力让我搭上吴山明老师这支浙派人物画的“正脉”。如若不是吴老身体状况原因,或许她真能促成我与吴老的一段师生缘分,一段佳话。

  周澍就是这样一位有心人。因为她的热心,撮合促成的与美术相关的事着实不少。在我印象中,孩子读书、学生求职、老先生看病……只要力所能及,她都会帮。

  前年,我在城北的老画室拆迁,同时我又忙于国家工程,分身乏术非常焦虑,也是周澍给我找来信息齐全的文创园地图大全。我按图索骥申请支援,最终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室。

  周澍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时常会给孩子们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刻画民众和表现社会生活的创作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技艺与人格,使孩子们的成长更加全面。所以她在我们画家圈中人缘非常好,在画家心中,她是重美育懂艺术的文化工作者;在孩子们的眼中,她是那个消弭了代沟的“精致女孩”——可亲的老姐姐。作为宣传文化战线的老兵,周澍注重统筹观与执行力的养成。她努力赋予日常工作生活以艺术的审美与气息,使周围的人感受艺术“润物细无声”的温度。所以,她在艺术家群里,总是受欢迎,被信任和尊敬。

  认识周澍,是在多年前崔小冬的画展上,她给崔小冬的画册写了耳目一新的序言,那时的她还在下城区工作。她认识很多画家,老、中、青三代都有,她应该是我见过的宣传口对画家们及其作品了解得最多的人之一。用她自己的话说,她的日常由两部分构成,绝大部分时间的工作和零星时间的写作。我想写作其实是她另一种状态的工作,或者说是她工作的自然延伸,因为她把可以静下来的仅有的时间用来记录和思考。她说她觉得时间完全不够用,根本舍不得把时间用来休息,有时不觉写至午夜。这些年她陆陆续续用心写下不少画家,包括北京的黄永玉、韩美林和江南的全山石、吴山明、潘鸿海、胡振宇等老一辈著名艺术家,中年画家代表王羽天、何红舟、崔小冬、商亚东以及来源、邬大勇、任志忠、尹骅、潘汶汛等青年画家的作品。在我看来,她是用文字在为我们画家“画像”,她为画家“个体”画像,同时也画“群像”;她写一个人的作品,也敏锐捕捉一个或多种文化现象。在《在历史和时代的交汇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油画展回顾》等文章中,她用文字串联起蔡亮、金一德、秦大虎、徐茫耀,许江、孙景刚、崔小冬、邬大勇,何红舟、黄发祥,来源、任志忠、尹骅等一众中国美术学院油画家,通过对他们作品、创作背景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梳理,从一个侧面描绘了一幅关于浙江油画的长卷。在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的时候,她密集推出韩美林、吴山明、潘鸿海老先生关于良渚主题的雕塑、国画和油画作品解读,以艺术的方式共同讲述了中华5000多年辉煌的文明史。处在2021年这极不平凡的一年,她还把酝酿梳理《红船》《西柏坡》《时代领跑者》等重大历史题材作品作为己任,要求自己写出更好的推介经典的作品。

  我常与周澍开玩笑说她抢了美术学院史论系理论家们的饭碗,做了本该理论家们该做的事情。而周澍却谦虚地说那原本是一种差别化的写作,因为她的着力点更多的是情感与文化讲述。由于她在中外哲学、思想史和文学方面的专业训练与深沉积淀,她贯通到艺术史论是自如的,她的写作有大文化视野,构思富有想象力,文字也特别有感觉和张力。

  在我看来,周澍身上总有一股独特的劲儿,一种奋力上行的劲儿,这是一种顽强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陌生界限、事物之间的障碍边线,形成一种意味深长的纽带,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总之,我非常钦佩她身上的这种能量,这是饱含着激情与理性的能量。

  周澍说艺术评论的魅力,在于它把“孤独的写作”变成了“彼此的对话与激发”——实际上,由于她的写作常常做大量的访谈,她所说的“彼此”通常不止两个人,而是构成多向度多辐射的立体网状结构。当她写下《相遇纳兰霍》时,这位当代西班牙最负盛名的魔幻现实主义画家在中国美院和浙江遇见并经历的人和事,全被她编进她的叙事。她由此更接近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进而把她知道的关于画、关于画家、关于艺术的所有故事都讲了出来。她希望通过这样的讲述,让更多的人认识艺术、热爱艺术并支持艺术。所以在我眼中,她又是一个艺术传播的使者,并且借助她国际化语言的优势,来促进文化在更广范围的交流与碰撞。

  周澍用她的智慧和真诚、努力与勤勉,为我们许多的艺术家造像,其中包括从浙江走向世界的电影艺术家周迅。她从各种角度入手,运用不同的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越来越清晰的,关于我们这支活跃在西子湖畔,从事艺术创作的美术队伍的众生相,并由此扩展更多与此相关的人和事。这是一幅慢慢展开的长卷,记录着这片土地上孜孜求索的艺术家,以及他们绘就的时代画卷,并且用质朴和赋予温度的语言嫁接着艺术殿堂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联。

  我始终认为,周澍所讲述的“艺术故事”是真实的,交流是直接的。某种程度上讲,她的文章在大众传播上或许会比专业的理论家更加深入浅出、更加有效有力。因为她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和工作者,她的角度会更具多方沟通性,对承载主流思想、促进文化国际传播、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育要走的路还很长,任何对艺术的尊重和支持,任何一种形式的“为艺术战”的坚守都弥足珍贵。周澍辛勤耕耘在我们身边,也慢慢住进了我们的心间。她是一名深情的艺术故事讲述者,我们感谢她!

  浙江省油画院院长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常青

  作者的话

  恰逢周杰伦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发布不久,拙作《不期而至》在老师朋友们的激励下凑巧同期出版了。从“被遮挡的肖像”(玛格丽特)到“永恒的记忆”(达利),从“星空”(梵高)到“蔚蓝海岸”(马蒂斯)到“桥上的呐喊”(蒙克)……周杰伦用凝练的语言与确定的意象,轻盈融合了音乐、绘画与文学,并最终唱出“还在闯、还在创、不需要画框”与“创造‘未来艺术’的自我”。

  《不期而至》写了“身边的艺术家”以及他们“当下的作品”。全书约收入330余幅艺术家的心血之作和部分采写纪录的珍贵图片。这些作品的因由在书的序言及后记里已有交代,此不赘述。

  《不期而至》所写的艺术家是平凡而真实的,他们的作品已经部分——并且未来还将被继续证明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品”,希望读者能够喜欢。

  ——周澍

  实拍书影

不期而至

周澍/著

定价:180元

责任编辑:陈运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