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大湾区文物建筑高峰论坛”开幕

2022-11-10 04:24: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虚实寻蹟─文物科技游古蹟”展览11月11日至22日在香港大会堂举行。

  大湾区文物建筑高峰论坛2022(“高峰论坛”)昨日举行开幕礼,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见证下,粤港澳三方代表签定《关于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考古及文物建筑交流与合作意向书》。本次论坛为期两天,邀请约30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官员、专家、学者和商界领袖会在论坛中通过四个范畴、共计25个题目分别分享经验及创新理念。\大公报记者 徐小惠

  “高峰论坛”开幕礼由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赛马会主席利子厚等主礼。同步于线上参与的主礼嘉宾包括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李斌及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

  本次论坛分为四个范畴,包括“文物建筑保育和活化再利用的新发展”、“知识分享和公众参与─文物建筑教育的新策略”、“应用于文物建筑保育和教育的新科技”及“跨地域合作”,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文物建筑保育,并进一步达至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透过包括文物科技创新能力等,提升文物保护水准的目标。

  香港已有132项法定古蹟

  陈茂波致辞时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育,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保育珍贵的文物建筑。香港共有132项法定古蹟,考古发现和古蹟文物,显示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在历史、传统、文化上一脉相承,是岭南文化的共同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香港举办“高峰论坛”,以文物古蹟及世界文化遗产彰显大湾区的独特文化魅力,促进大湾区在文物建筑保育领域的交流和协作。

  陆进代表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祝贺“高峰论坛”开幕,他指出“高峰论坛”将文物保护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结合,通过经验分享和思想碰撞,携手保护和利用好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的大图景中交融互鉴,绽放出新时代的光华。

  虚拟实境欣赏建筑美学

  发展局、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在开幕礼上签订《关于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考古及文物建筑交流与合作意向书》,三方以资源分享、优势互补及互惠共赢为原则,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在考古和文物建筑的研究、保护、教育、推广、社会参与、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

  本次活动由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联同古物古蹟办事处(古蹟办)举办,香港赛马会独家赞助。为配合“高峰论坛”,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联同古蹟办在香港大会堂低座展览厅举办“虚实寻迹─文物科技游古蹟”展览,利用创新科技立体呈现香港25幢特色历史建筑,参观者可透过虚拟实境及模型欣赏其建筑美学。

  图片:政府新闻处

  香港文物建筑

  截至2022年10月31日

  香港共有132项法定古蹟

  已评级的建筑超过1530项

  其中属一级的有199项

  二级396项

  三级603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