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清代曼生石瓢壶购自香港

2022-12-03 04:24:4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杨海波收藏的清代嘉庆时期的曼生石瓢壶。

  在杨海波300多件紫砂藏品中,一把清代嘉庆时期的曼生石瓢壶是他最得意的藏品之一。上一任香港藏家从法国购得后一直藏于家中,他多次赴港,无论是从价钱还是诚意上,都打动了这名港人,最终得偿所愿购回家中。

  这把壶究竟花了多少钱才购置,杨海波认为这是一个很俗的问题,只要值得收藏,自己宁可刷爆信用卡也要尽快拿下。但记者查阅资料得知,2017年,一把清中期的曼生百纳壶曾拍出了1499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石瓢壶这种经典壶型为陈曼生始创,为传世的“曼生十八式”之一。“梅子酸匏叶苦,秀才风味茶经补,曼生为梅庵铭”是这把壶身正面的刻字,另一侧精雕细琢出自然生动的梅花树幹图,这些诗文和画片的意义是什么,杨海波花了近三个月才真正解读。

  据杨海波介绍,“梅庵”即当时满洲正黄旗人铁保,曾任两江总督赏一品顶戴,陈曼生虽然将文人参与紫砂壶制作推上了巅峰,但最高官职是七品溧阳知县。地位悬殊的两人为何出现在同一把壶上呢?“曼生是在铁保的举荐下才步入仕途,大有知遇之恩。这把石瓢壶也见证了一段文人佳话。”

  “文人雅士月下赏梅抚琴、吟诗作对、你写字来我勾梅,颇有竹林七贤遗风。”每次杨海波把玩这把壶,脑海中都曾多次出现这样的画面。

  “当然并不是只有老壶才值得收藏,就像当代书画作品一样。”杨海波也见证了不少年轻作者的成长。一位名叫沈思宇的匠人他个人就比较推崇。“他的作品既有朴拙率真的泥土风味,又有现代视野的创新意识,而不是流水线机械化摹古及自我覆製。整个丁山紫砂行业有非常多有天赋有想法的创作者,有待大家慢慢去发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