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2的列车即将抵站,回望过去一年,我们迎来了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一系列文化庆祝活动接踵而至,在此期间开幕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更成为香港实践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重要里程碑;伴随新冠疫情接近尾声,我们在开始复苏的文化活动中,在更加深入的两地文化交流中,翘首以盼新的文化篇章。\大公报记者 徐小惠
1 香港故宫成文化新地标
作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特别献礼,筹备近6年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今年7月2日正式开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研究和欣赏,并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为宗旨,共设有9个展览厅,举办常设专题展览及特别展览。
开幕展由香港故宫与故宫博物院共同策展,以轮换方式展示914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是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创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藏品出境外借,当中不少藏品是首次赴香港展出,还有从未对外公开的文物。
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多达166件,包括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北宋摹本)、(传)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帖》、北宋时期的白釉孩儿枕等,同场亦展出由巴黎罗浮宫借出的13件珍品。
目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已吸纳超过63万人次参观,成为香港文化新地标。
2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成立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简称文体旅游局,缩写:CSTB)在今年7月1日正式成立。
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决策局之一,涵盖文化、艺术、体育、电影、创意产业及旅游事务事宜,接管原本由民政事务局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负责的文娱康体、创意产业、传媒及版权事务。
首任文体旅局局长由前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担任。
3 香港文联13项活动庆回归25周年
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和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香港文联)在今年组织了一系列文艺活动,当中包括13项庆祝回归活动,涵盖画展、书法、摄影、舞蹈、音乐和艺术设计等。
其中“锺声回响”香港文化艺术界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于7月2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办,汪明荃、曾志伟、王祖蓝等文艺界名人参加。
4 香港9项目首入围国家艺术基金
伴随此前国家艺术基金首次开放予合资格的香港特区艺术机构和艺术工作者申请的落实,今年3月1日,经专家评审,国家艺术基金共评选出628个资助项目,香港首次有9个项目入围,涵盖“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艺术人才培训”、“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和“美术创作”等各个范畴。
5 谭盾获委任“文化推广大使”
12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文化推广大使”委任仪式,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委任国际知名作曲家、音乐家及指挥家谭盾为文化推广大使,任期5年,将于2023年1月1日起生效。作为“文化推广大使”,谭盾将会在香港策划大型艺术项目,并邀请本地艺术家参与其中,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目前已推出的项目包括《志莲淨苑.听视界》:《淨土.莲Immersive实景秀》。
6 周年志庆
今年不少香港的艺术活动和机构迎来周年志庆。
今年是香港大会堂落成启用60周年,康文署以“推动文化六十年”为主题举办志庆活动,呈现包括“爵士.乐”系列:《爵乐引力》、“岁月如流60载:从大会堂到艺术馆”讲座、香港小交响乐团《影幻形光》等系列活动,让市民深入认识这个香港文化摇篮。
在香港大会堂落成的同年,1962年,香港艺术馆(当时称为“大会堂美术博物馆”)在大会堂高座诞生,值此成立60周年之际,香港艺术馆于今年底举办一系列主题展览,包括“瞻缘昔彩│静观楼藏朱屺瞻作品选”、“至乐楼主人的鑑与藏”、“浮华.仙境│嘉靖皇帝的虚拟世界”,引领观众感受本地藏家故事,及展品背后的收藏脉络和艺术特色。
香港艺术节在今年踏入50周年,疫情之下部分节目开辟线上模式,涵盖戏剧、芭蕾舞、歌剧、音乐会等,当中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身与魂》与《吉赛尔》、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的《鼻子》等可免费观看。
今年还是香港电影金像奖40周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停办了两年的颁奖礼今年重启,最佳男女主角分别由谢贤《杀出个黄昏》及刘雅瑟《智齿》获得。
7 M+迎客逾200万人次
西九文化区香港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自去年开幕以来共录得访客逾200万人次,成为向世界发扬传统及当代文化,推动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讲好中国故事和香港故事的重要平台。
今年11月12日M+迎来开幕一周年,并开始收取入场费。同日馆方推出首个特别展览“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至明年5月展出著名亚洲艺术家草间弥生逾200件作品,包括3组全新作品。展览筹备逾4年,为亚洲地区除日本外最大回顾展。
8 维也纳爱乐11年后再访港
暌违11年,维也纳爱乐乐团在今年10月再度访港,这也是2019年9月康文署主办伦敦交响乐团访港后,首队国际级乐团来港。演出共计两场,引发购票热潮。
作为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冠疫情以来亚洲之旅的首站,指挥摩斯特在香港的首次亮相,也是乐团6次访港之中,继卡拉扬之后唯一一位奥地利指挥执棒领奏。
两场演出在港台电视32及香港电台第四台作现场直播,同时康文署文化节目组网页也作实况直播。
9 TVB与内地携手 复兴香港“流行文化”
政府和业界在今年继续着力推动香港流行文化走出去,5月1日,由内地芒果TV与香港无线电视联合制作的音乐真人骚节目《声生不息》(又称《声生不息.港乐季》)开播,林子祥、叶蒨文、李克勤、李玟、杨千嬅、李健、林晓峰、炎明熹、曾比特等两地歌手亮相,分为男女两队展开一连6场主题竞演,通过翻唱经典金曲比拼,带领观众再忆港乐的黄金时代。
10 楚原、西西离世
过去一年是告别的一年。2月21日,纵横电影界逾60年的著名导演兼演员楚原与世长辞,享年87岁。楚原是香港武侠电影的开山鼻祖,一生执导逾120套电影,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2018年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颁“终身成就奖”。年底12月18日,知名作家西西因心脏衰竭在医院离世,享年85岁。西西精通诗集、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多种文体,有诸多作品被选为香港的中学中文科教材,包括《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店舖》、《碗》等。此外香港作家、诗人、昆曲学者古苍梧,通利琴行创办人李子文,中英剧团首任华人艺术总监古天农,香港科幻小说代表作家倪匡,亦在今年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