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春草闯堂》场面诙谐,充满趣味。下图:国家京剧院举办发布会,介绍竞演详情。从左至右依次为田磊、张佳春、王勇。\大公报记者刘毅摄
成立40年、两年一届的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今年首次在香港设立分会场,其中一位入围演员京剧荀派艺术传承人张佳春及其所属中国国家京剧院,来港举办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和演出,于15﹑16日两日在高山剧场新翼演艺厅上演京剧《春草闯堂》。\大公报记者 刘毅、刘旅程
传媒发布会于昨日举行,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副院长田磊,以及主演张佳春出席,介绍角逐“梅花奖”以及演出详情。
《春草闯堂》常演常新
王勇表示,中国国家京剧院成立于1955年,首任院长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院团成立至今,尤为注重人才培养,更希望观众来到北京品尝烤鸭的同时能够观赏京剧。
他介绍,今次院团来港演出的《春草闯堂》改编自福建莆仙戏,内容主要歌颂真善美、讽刺假恶醜,且又不失诙谐,剧目自公演之初至今的60年间,屡获好评,票房很好,是常演常新的经典戏。他谈及今次角逐梅花奖的张佳春时,称赞其可谓过五关斩六将,方闯入决赛,已经具备一个艺术家应有的天赋和修养。
1963年,国家京剧院将福建莆仙戏《春草闯堂》改编成京剧,剧本由剧作家范钧宏及邹忆青共同完成。故事情节曲折紧张,男女主角间的互动妙趣横生,当中“行路”一折,借鉴豫剧《抬花轿》的表演方式,由“胡知府”、“春草”搭配4名轿夫,呈现坐轿时路经上下坡的颠簸难行,充满趣味。
剧目曾于1979年在香港演出,由荀派艺术家、张佳春的老师刘长瑜主演,今次能由其学生张佳春于香港再次上演,王勇形容为是一次荣幸,更体现京剧的一脉相承、薪火相传。他续称,正值中国戏剧梅花奖40周年之际,首次在香港设立分会场,意义非凡,体现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之文化先行,内地与香港艺术家之间可以增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于艺术领域产生更多碰撞,展开更多的“强强联合”,譬如以京剧形式表演歌剧的《图兰朵》等。
张佳春盼“争梅”
出席发布会时,张佳春表示自己能够在香港“争梅”,内心十分激动、兴奋,希望完成竞演的同时,也能为香港观众呈现好的观赏体验。谈及剧目特色,她介绍道:“《春草闯堂》是‘接地气’的剧目,通俗易明,各年龄层的观众都很喜欢。为了今次比赛,我做了很多努力,特意丰富了表演、身段和技巧,希望观众都能喜欢这个充满正能量的中国好故事。”
为了今次的“梅花奖”竞演,张佳春更表示,既有老艺术家为自己把关,也有老师的传授,“我所在院团团队为了这次的竞演做了很多努力,为了贯穿整出戏的发展,体现春草的人物特色,都做了很大的挑战,刘长瑜老师还特意加入了一个技巧,即将伞抛出360度高空之后,回到手上旋转,增强剧目的技巧性及可观性。”
张佳春续表示,此前自己也曾在香港演出京剧,今年是“梅花奖”首次在香港设立分会场,相信对香港发展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田磊亦道,香港有浓厚的中华文化历史背景,不少老艺术家都曾在香港居住,打下了坚实的票房基础。这次首设香港分会场,展示出国家对香港文化艺术产业的支持,有助香港观众欣赏原汁原味的京剧艺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
图片:康文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