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港澳艺团甘肃行以乐会友

2023-07-13 04:02: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港澳艺团在敦煌莫高窟前演奏民乐赢得阵阵掌声。右图:港澳艺团在演出结束后和西北观众合影留念。

  “这是我今年见到最有意义的演出!”在观众的阵阵掌声中,来自港澳地区的香港粤乐集结号、香港乐乐国乐团、澳门东融西汇大乐队以及澳门风雅颂协会四个艺团在千年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结束了他们的首次西部之旅。

  历时6天,途经兰州、张掖、嘉峪关、酒泉、敦煌,行程近2000公里,至此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支持,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甘肃大剧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文化丝路——港澳艺团甘肃行”画上圆满句号。\大公报记者 郭 涛(文、图) 敦煌报道

  香港广东音乐团团长曾秋坚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甘肃,沿河西走廊一路走来,感觉跟北上广几乎没什么区别,敦煌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好,让他十分吃惊。他觉得正是国家政策的优势,让这十几年西部地区的发展迅速,“香港人真的应该来看一看,尤其是青年人要多交流,特别是没有来过的,更应该来看一看。”曾秋坚说。

  盼与当地乐手合作

  这次西北之行,让香港乐乐国乐团团长彭伟伦最感意外的是甘肃民众对广东音乐的喜爱程度。来甘肃之前,他以为甘肃的观众更多的都是喜欢秦腔一类的西北民乐,或者是《步步高》这样大家熟知的广东音乐。但是甘肃观众的反应让他发现,甘肃虽然在距离大湾区很远,但是音乐让大家没有了距离,“就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民间音乐,但是大家根脉相通,音乐的交流毫无障碍,我非常期待能够再次来到甘肃。”彭伟伦说,这次甘肃行的收获,不仅感受到了甘肃文化的深厚,也让港澳的乐手都成了朋友,他们已经相约回去后一起演出。不过彭伟伦也表示,由于行程的原因和当地的音乐家没有机会交流,多少有些美中不足。“如果这次能和甘肃的乐手一起演出会更好,这样才是最直接的交流。”彭伟伦相信在今后的活动中一定会有这样的机会。

  “民族音乐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担任此次演出艺术总监的中央民族乐团原团长席强认为,通过民族音乐,尤其是民族器乐这一种表演形式,让大众和香港、澳门的音乐家们进行一种深度的面对面交流。能够唤起大众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不管是在香港,在澳门,还是在内地,大家都是华夏儿女、中华子孙,都有责任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计划今后每年举办

  成立于2019年的澳门风雅颂协会是一个年轻的乐团,对这次有机会参加甘肃的旅程他们显得很高兴。“我们想要不断去内地,学习更多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带回澳门,传承下去。”澳门风雅颂协会理事长张家宝告诉记者,在她小的时候,澳门开始慢慢推动民乐,聘请一些老师在学校里面开设兴趣班,通过这种启蒙让大家认识乐器,爱上民乐。其实在澳门学习民乐,也都是一些内地的老师在教授她们,一些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又会回去内地继续深造,学完之后又将这些新的力量带回去澳门,不断传承,形成了这样的回圈。

  这次丝路之行是推动港澳与甘肃乃至内地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尝试,计划在今后每年持续举办,以邀请更多的港澳艺术家来感受甘肃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澱和独特的旅游资源魅力,为港澳与甘肃在文化旅游等领域继续深化长期紧密的合作做出积极贡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