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艺术发展局新址昨日举行开幕仪式。\中通社
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ADC)昨日(13日)正式启用黄竹坑新址,并举办开幕仪式。场地占楼面总面积约3万平方呎,涵盖ADC艺术空间的28间艺术工作室、展艺馆、艺术资讯中心以及艺发局永久办事处,自此本地又一全新综合艺文场地投入服务,为南区增添艺术活力。
新址交通便利,距离黄竹坑港铁站很近,位于黄竹坑业勤街39号的LANDMARK SOUTH的地下高层及5至7楼。新址为一众艺术工作者提供创作场地及展演环境,连接艺术与大众市民,开展有意义的艺术文化交流。\大公报记者 刘 毅
开幕礼于昨日举办,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艺发局主席霍启刚及副主席杨伟诚等出席。
陈国基在致辞时表示,艺发局新址前身是香港仔消防局用地,现已重建成为商业大厦。在政府的拨款支持下,大厦其中四层已经用作推动艺术发展的用途,由艺发局营运管理。他相信,艺发局新址将为艺术家和艺团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吸引更多艺术家和艺团前来举办各样的艺文活动,为南区增添创意活力。
七月起推行两培育计划
陈国基续表示,推动艺文界持续发展,要做到“软硬兼施”。除了硬件之外,政府亦要做好软件,致力培育多元人才。政府向艺发局拨款超过9700万元,由今个月起推行两大计划,即“艺术人才见习配对计划”和“新苗发展资助计划”,提供更多机会让本地毕业生、新进艺术家和艺团投身艺术产业。亦拨出4200万元,支持艺发局在明年10月举办首届“香港演艺博览会”,届时将有展览、论坛、精品演出等不同项目,为本港、内地和海外艺术家和艺团开展新的交流平台,同时开拓表演艺术节目的交易市场,为各地艺术工作者带来新的合作机遇。
霍启刚道,黄竹坑新址不单是艺发局的永久办事处,同时亦是全新艺术空间,“来到南区,我们希望能做领头羊角色,可以令愈来愈多人知道南区是一个文艺人聚集之地。”他称赞空间难得,也有不少文艺工作室,可以应对业内对创作空间的需求。除却空间之外,艺发局获政府拨款超过9700万,会积极为香港培育艺术人才,尤其是扶持刚刚毕业的文化人才。
霍启刚在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还表示,政府活化南区,希望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气质。南区有很多历史文化、也有渔民特色、不少画廊也相继进驻,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可以让更多公众认识到南区的美丽和文化底蕴。他表示,现在进驻的艺术家有的很年轻,也有不少新想法。尽管于局方而言,资源始终紧缺,但也希望尽可能帮到最需要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