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告别的年代》,黎紫书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香港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激昂’的。以前我在怡保的时候,很多人就告诉我,在香港你走路慢一些后面的人就会觉得你挡住了他的路。”黎紫书对大公报记者表示,她从小说粤语,看很多香港连续剧。相比很多马华作家喜欢台湾,她在情感上更倾向于香港,喜欢香港人说话爽利的方式。
黎紫书称,粤语是马来西亚怡保华人社会最通用的语言。在《流俗地》等作品中,她偶尔会穿插一些粤语等方言俚语。她写小说一向对语言特别讲究,因为“用对了语言等于先声夺人”,粤语具有明快的节奏,比较适合用在小说里推动节奏。
谈及对香港文坛的印象,黎紫书认为香港文学创作从过去到现在都有“蓬勃”的态势,每一个写作的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风格,作品种类多,名作家也比较多,像刘以鬯、西西等,都是自己敬重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