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青妆泯火:上善堂藏耀州窰瓷器”展览现场。
古代器物之美有穿越时空的力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即日起至12月3日举行的两个展览——“霜雪明金玄钩沉:德能堂藏华夏早期带钩”及“青妆泯火:上善堂藏耀州窰瓷器”,展出一系列古代带钩和瓷器,为观众展示华夏文明早期带钩发展历程和贯穿唐、五代、宋、元朝代的耀州窰瓷器烧製技艺。
“霜雪明金玄钩沉:德能堂藏华夏早期带钩”展出选自德能堂藏30件古代带钩,分为“钩之道”“金银铸”“金银错”“玄铁钩”“珠玉镶”“人与兽”“游于艺”及“集大成”八部分,展示带钩的铸造与装饰工艺,观众可从中感受到古代工匠的制作工艺,以及其背后的古人审美意趣。
反映古人工匠精神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文学士课程助理教授、“霜雪明金玄钩沉”策展人彭鹏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道,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系在腰带的挂钩,亦可用作服装配饰,用以彰显身份地位。“金属带钩盛于周秦两汉,汉代之后,带钩在束衣佩器中逐渐让位带扣(在华夏中原初为马具),渐成怀旧思古之物,乃至后世,更成为一种收藏品。”
是次展出带钩的制作年份大多为春秋战国时代,多以青铜、铁、金银铸造而成,“展品不仅令今人感受到古代工匠超越功利心之上的工匠精神,更反映古人智慧面貌。”彭鹏道。展览从工匠精神再到带钩的装饰工艺,全方位呈现器物的工艺和造型之美。焦点展品包括镶嵌绿松石羊形鎏金带钩、兽首双螭合体U形金带钩、错金银虎袭武士纹铁带钩、兽首错金银嵌绿松石镶镂空双螭金片青铜带钩等。
展出逾90件耀州瓷
另一边厢的“青妆泯火:上善堂藏耀州窰瓷器”展览,设置三大单元,包括“青者为上”“瓷技至善”及“器蕴满堂”,展出逾90件上善堂耀州窰瓷器收藏,呈现耀州窰的发展和特色,以及耀州瓷的精美和多样性。
第一单元“青者为上”按照时代发展顺序展示耀瓷釉色之美,优先选取素面藏品,重点呈现青釉发展脉络;第二单元“瓷技至善”以装饰技法为主题,重点展示耀州窰青瓷代表性的刻花、印花、划花等技法;第三单元“器蕴满堂”以文化内涵为题,将可以进行纹饰阐释的展品归入其中。
耀州窰是五代、两宋时期华北地区具代表性的大规模陶瓷生产地之一。此地出产的宋代青瓷,以优美的橄榄绿釉色、流丽的刻花纹及划花纹,以及纤细致密的印花纹等为特征,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作为中国少数专注耀州窰陶瓷的中国民间收藏之一,上善堂藏耀州窰藏品逾百件,瓷器品类以青釉为主,涵盖天青釉、橄榄绿釉、月白釉、姜黄釉等。
图片:主办方提供
展 讯
“霜雪明金玄钩沉:德能堂藏华夏早期带钩”及“青妆泯火:上善堂藏耀州窰瓷器”
日期:即日起至12月3日
地点: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展厅二
费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