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中文大学校友忆述 “马友友与港乐”背后故事

2023-11-10 04:03: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马友友与中文大学学生对谈,分享人生经验。

  暌违香港7年、深受乐迷爱戴的大提琴家马友友携手香港管弦乐团音乐总监梵志登,日前于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为观众带来“香港中文大学60周年呈献:马友友与港乐”音乐会。此次音乐会的筹备历时一年半,不少中大校友为校庆出力帮忙,大公报记者采访60周年校庆马友友访问活动工作组顾问区蔼芝、香港管弦乐团市场推广总监胡铭尧和香港管弦乐团发展总监韩嘉怡,听他们讲述此次音乐会的筹备历程和在学生时代于校园度过的珍贵时光。\大公报记者 颜 琨

  在此次音乐会上,马友友与香港管弦乐团演绎贝多芬《蕾奥诺拉》第三序曲、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和德伏扎克大提琴协奏曲。

  与逾百名学生对谈

  回忆音乐会的筹备之初,区蔼芝表示,“60周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因为中大重视与观众分享这场音乐会,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香港观众熟悉的音乐家。马友友是香港中文大学创校校长李卓敏的外甥,更在1993年接受大学颁授的文学荣誉博士,与这里有着很深的渊源。因此校长就写了封信给他,邀请他参与这场庆祝60周年的音乐会。”

  作为此次音乐会的主办方之一,香港管弦乐团也在音乐会的筹备过程中做出不少努力。香港管弦乐团市场推广总监胡铭尧表示,“每一季的音乐会筹备大概需要一至两年,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正常的等待’。在这期间,需要和音乐家、音乐总监确定档期,再去谈选曲和场地安排。这一次能够办得到,我们很兴奋。”

  音乐会的前一天,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内举办了“马友友与中大学生对话─音乐与未来领导才能”的活动,马友友与逾200名大学生对话,并即席演奏。区蔼芝表示,“其实知道马友友可以来的时候,我们真的希望可以多做一场音乐会,或者多做一些学生活动,他也很希望能够跟年轻人对话。在此次的对谈上,他分享了自己在音乐、人生上的态度,这让参与此次对谈的学生和校友都非常感动。”

  作为策划此次马友友访问工作组的一员,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让区蔼芝十分感动。她表示,“在整个活动中,无论是‘与中大学生对话’还是‘马友友与港乐’,参加者都感到喜出望外,满载而归。面对困惑者获得启发、身心疲累者得到安慰、奋斗者得到鼓舞……我相信这就是艺术文化的力量和价值,也是一众艺术文化推广人员的动力源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