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首届“中华文化节”6月登场 舞剧《五星出东方》打头阵

2024-05-14 04:02: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舞剧《五星出东方》是首届中华文化节的开幕节目。下图:《五星出东方》剧照。

  【大公报讯】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策划的首届中华文化节,将于6月上旬以北京歌剧舞剧院创演的得奖舞剧《五星出东方》作为开幕节目,以国宝文物为题,巧妙融合东方美学与西域风情,透过创新的舞蹈语汇,让珍贵文物(一件古代织锦护臂)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和中华文化千年互融互通的风貌在舞台上展现,彰显深刻的文化自信。

  舞剧的灵感源自1995年在古丝绸之路新疆和田地区尼雅遗址一处古墓出土、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篆体汉字的汉代织锦护臂。它历经千年色彩依旧艳丽,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舞剧从遗址考古现场发现织锦护臂开始,恍如在风沙中打开了历史时空之门,展开织锦背后的故事:汉朝戍边将领奉和北人首领之子建特遭遇沙暴,被僧人救入精绝古城,与精绝首领之女春君相识,三人从剑拔弩张到并肩携手,再结下深厚的情谊,而奉所留下的织锦护臂亦寄托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与西域人民的友谊,诠释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结成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主题。

  此作品的舞蹈编排极具创意,集合多元的舞蹈语汇,例如精绝城内充满西域色彩的灯舞,市集中人群共舞一段则有现代舞与踢踏舞的影子,而《锦绣》舞段则具汉唐古典舞的风格,展现出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舞剧的人物角色鲜明,情节编排紧凑,配以诙谐幽默的喜剧风格,自2021年首演至今演出已近百场,并荣获第16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17届文华大奖,当中的《锦绣》、《灯舞》、《集市》等选段更在去年央视春晚等多个内地节目中亮相,广获好评。

  门票现于城市售票网(www.urbtix.hk)及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票务处发售。

  《丝竹吹打》探索传统乐韵

  除上述节目外,“中华文化节2024”于6月至9月期间还将举办《丝竹吹打:乐韵寻根本地游》讲座系列,由资深琵琶演奏家何耿明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音乐研究中心执行总监陈子晋主讲,另邀请不同的音乐家和工作者担任嘉宾讲者,与观众一同探索香港传统中国乐韵的由来、传播以及传承之道。

  此外,首届“中华文化节”将透过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艺术项目和延伸活动,包括“中国戏曲节”精选剧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肯定的本地优秀作品、文艺组织演出、电影放映、展览和讲座等,让广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借以弘扬中华文化。详情可浏览“中华文化节”网站。

  演出讯息

  北京歌剧舞剧院:舞剧《五星出东方》

  •日期:6月7日至8日

  •时间:晚上8时

  •地点:沙田大会堂演奏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