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重点展品(部分)

2024-12-11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重点展品(部分)

  香水喷泉

  1736-1743年 凡尔赛宫藏

  香水喷泉是法国宫廷收藏并装饰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也是当今已知唯一法国国王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拥有的中国瓷器,曾放置在他的衣柜内。这件仿哥釉瓷瓶由中国景德镇瓷工制造,精美的铜镀金饰件则可能根据法国工匠的图纸在法国制作,展现华丽的洛可可艺术风格,让这件瓷瓶成为中法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菊花纹壶

  约1783年 故宫博物院藏

  1783年製的菊花纹壶背后有一段“中国订制,法国制造”的工艺交流故事。此壶过去一直被以为是广东官员送给清廷的贡品。然而,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专家在其底部发现了一个细小的红色款,为18世纪法国著名珐瑯工艺师约瑟夫.科托(1740-1812年)所署。此壶为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所珍藏,成为中法工艺与审美交融的一件代表作。

  櫜鞬

  1736-1795年 故宫博物院藏

  櫜鞬为盛弓箭之用具。展出的櫜鞬用对称式“蕾丝”图案的法国丝绸作为装饰。这种丝绸格外华丽,流行于1720年代,主要产于法国。此时,作为丝绸大国的中国向法国大量输出中国丝绸,深受法国人喜爱;而清代宫廷亦尝试仿制带有法国丝绸纹样的织物,使丝织品成为中法工艺交流的重要媒介。

  乾隆帝瓷板像

  1776年 凡尔赛宫藏

  乾隆帝瓷板像的图像基于意大利耶稣会士潘廷章(1733-1812年)在清宫所製的乾隆帝画像。瓷板像由法国皇家塞弗尔瓷厂制作。路易十六(1774-1792年在位)于1776年获得此瓷板像,并将其挂在凡尔赛宫书房内。据说他之后又收入一件相同的瓷板像,作为外交礼物赠予乾隆帝。

  展讯/“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特展

  日期:12月18日至2025年5月4日

  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厅9

  票价:成人门票港币150元,特惠门票港币75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