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七日谈(香港篇)/小得盈满,一切刚刚好\何志平

2025-05-18 05:01: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小满至,谷物将熟。

  下周三是节气“小满”,我最喜欢小满这一词。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中,逢“小”必有“大”,如小寒大寒,小暑大暑,小雪大雪。然却只有小满,没有大满。何为小,喻物之微;何为满,意水多而盈满。所谓小满,便是满而不盈,满而不溢。谷物将熟,花未全开,月未全圆,万物在将盈未盈之时,形成最美的弧度。小满而未满,小中有余地,满里藏留白,一切刚刚好。

  可今夜,我望着朋友手中的紫砂酒令杯,心中一凛,恍惚不知所以然,这到底是空了,还是满了?

  朋友收藏的酒令杯,是一只古时行酒令用的杯具。杯内中央站立一童子,杯底开有一小孔。童子的左手从肘腕袖口处变为水平,手掌心向上。人向杯内斟酒时,酒不能没过左手掌的背面,一旦越过,杯中酒会瞬间消逝,全部没有了。众人迷惑之间,仔细查看,方觉暗中玄机。原来童子手背下藏一孔,正居水平线,并与杯底贯通,酒注过满,超了水平线,自然因“虹吸原理”倾泻漏空。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古人巧思风雅,凡事不可贪嗔痴、不可求“满”的立身之意,此刻淋漓酣畅,尽现于杯。

  我平心静气,深深反思,一个杯能有多大?一间屋又能有多大?人生又能有多长?《易经》六十四卦中,没有一卦全好,也没有一卦全坏。只有一卦算是六爻皆吉,即“谦”卦,德性谦卑,喻为“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巅峰时刻,“上则,亢龙有悔”。孔颖达疏,“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故曰亢龙,此自然之象。以人事言之,似圣人有龙德,上居天位,久而亢及,物极则反,故有悔也”。若位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败亡之悔。

  故而更多人喜欢“九五至尊”,因为进可“九六”,退则“九四”,意气风发,飞龙在天。亢龙固然有悔,但不可再上,只能往下。最适当的位置,反而不是最饱满的状态。最好的还是可退又可进。万事皆留有余地,哪怕只有一步,即可拨云见日、海阔天空。我反倒笃爱“九四”,潜龙于渊,无咎。一如传统中国画,最难是留白。白是空白、虚白、无白,是境界,是无限的空间,是维度提升的意犹未尽,是干卦或跃在渊的临界面,也是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与见白非白、白由心生的唯美意境。

  空,即满。空是状态,满是境界;空可能是现在,满或代表未来;空是既定的,满又是怀着希望的;空是要进取、追求需要的,满更是叫停止、放弃想要的。宛若现代人为生活打拼,殚精竭虑,付出时间与精力,每日焦虑、“内卷”于房贷、就业、收入、教育等等,人生的忧惧集中在生存、发展、尊严与追求四个层面。就是惧于生命生活所需要的东西,亟需安全、食物、健康、保暖、消暑等;忧在想要的得不到,渴求快乐、幸福、尊严、信仰、青春、长生不老等。有些人甚至为了某种理想状态中的生活,或为换置更大面积的房子、车子,每月缩食少餐,徒步,挤公车;或积攒几个月薪水,只为一部最新款手机、一件名牌衣衫与奢侈皮包。不知不觉中,活成了被金钱物质操纵的奴隶,在虚妄中挣扎,并不开心。

  但其实,生活中真正的“需要”很少,很有限,是人心中“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想要”是欲望,是心魔,是一件痛苦的事;“需要”是无所谓,是一件快乐的事。“想要”和“需要”仅仅一线之隔,有时候“想要”的,往往不是真的“需要”。

  我们究竟“需要”东西本身,还是“想要”东西所代表的身份、财富、品味等涵义象征?我们活在意志和表象的“有为”世界里,欲望蒙蔽了双眼和心灵,固执地以为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然而一空声万有,心空容万物,当放手各种“想要”,发觉拥有了更多“需要”。身心安顿,不贪不恋,珍惜该珍惜的,执著该执著的,看破该看破的,放下该放下的,亦可真正快乐、自在了。

  想起那年深秋,夜晚漆黑如墨,我人在纽约,身上还习惯性穿着香港秋天的薄装。喧嚣的街上寒风萧瑟,但住宿的房间尚没有供暖,室内空气冷冽。我整个晚上都蜷缩着身体,好不容易捱到天亮。自小生活在南方的我,第一次感觉到如此寒冷。暖和,素来对我就如每天呼吸空气一般理所当然,从不觉珍贵。哪知失去的那一刻,方真正体会到拥有的可贵。我为此前的无知忽略而忏悔感恩。人从不会自觉“小满”而小满,只因认识了“空”,进而开始珍惜小满。

  人生不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不满是遗憾,过满当悔咎。只有小满,既空且满,已满实空,才是恰到好处。

  这样,既是空了,也是满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