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七日谈(香港篇)/台风天的十万八千丈\何志平

2025-07-27 05:01: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台风天,市民进入室内避风。/中新社

  7月20日,今年第一场超大台风来了。那一抹从八千里而来的风眼“韦帕”,像一只手,凶悍地穿过身体,急欲把夏日里头积攒的烦闷,一股脑儿掏个干净,只留下沉静与安宁。

  那日早间九点多,香港天文台改发十号飓风信号(俗称“十号风球”)。这是香港最高级别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意喻狂风席卷,草木皆伏,公众停工停学,人不出门,车不上路。当日,台风都在悄然酝酿,一时比一时高的台风级数,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台风预警,各处预报不时提醒民众做好台风来袭的戒备工作;到了晚上,瓢泼大雨肆意倾泻。

  “十号风球”如约而至。整个天空乌云压城,低垂如幕,狂风如愤怒的巨兽,张牙舞爪地席卷而来,所到之处,一片狼借。它肆意拉扯着一切,撞在建筑物上,潮水般地轰鸣仿佛要将这钢筋水泥的森林连根拔起,把人世间都吞噬进无边的黑暗与狂风之中。风声呼啸着拍打着窗户,窗外细叶榕的枝桠剧烈扭动,叶片相互抽打着,阵阵嘎吱声令人心悸。街道中的杂物被风卷起,在空中打着旋,形成一个个诡异的漩涡。海浪如失控野马,拍打着礁石,溅起数丈高的水花,一副世界末日的恐怖景象。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雨是在风最狂乱之时砸下来的。不是垂直落下,而是斜斜地扫,密密地织,把天地缝成一片混沌。伴随着电闪雷鸣,雨幕厚重得让外面的世界只剩下模糊的色块,天地间唯馀无尽的雨和肆虐的风。我窝在家中,总觉得周末又逢台风的天气能让自己有什么都不做的安全感,可以更心安理得暂时休息,并在自然的怒吼中,聆听风声雨声的十万八千丈。

  次日台风彻底过境,外界的喧嚣最终归于平静,但又不是平静,是倒塌的树、爆破的窗、损坏的电箱、淹水的街……香港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每一次风暴对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安全防御能力、紧急复原能力来说,都是一场“硬仗”和对城市韧性的考验。大风之下,一座城市的高度韧性,不仅是指凭借自身能力,合理调配资源以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还要像弹簧一样,面对自然和社会压力时能够快速恢复,并在长期多次的灾害过程中不断自我更新适应。香港也是这样一路走来,城市管理在“日常”和“备战”模式的迅速转换中,越做越好。

  香港自二战后经历了不少严重的风灾,其中以一九六二年的台风“温黛”最强且最具破坏力。“温黛”风灾造成一百三十人死、三百八十八人伤、一百零八人失踪及约七万两千人无家可归,并缔造两项纪录:每小时最高阵风风速达两百五十九公里,气压最低降至九百五十三点二百帕,迄今未被打破。

  过去,台风并没逐一命名,香港天文台在一九五二年开始以女性名称命名,至一九七九年改以男女名字交替使用;从二○○○年起,不再局限于男女名称,并赋以地区特色,如青马、万宜、凤凰等。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七二年,五号至八号分别代表来自西北、西南、东北或东南四个方向之烈风。从一九七三年伊始,五号至八号风球则由八号西北、八号西南、八号东北及八号东南四个信号代替,并一直沿用至今。十号风球的持续风力达每小时一百一十八公里或以上,阵风更超过每小时两百二十公里。自一九四六年,香港天文台共发出十次飓风信号,最近一次就是上周“韦帕”。

  很多老人家现今想起“温黛”,依然惊魂未定,昔日认为近年的香港十号风球最多只及她一半。曾经作为公仆一分子,当年我很多时候要在大风雨之后落区涉水视察民情,以便政府改善排水管网、疏通河水管道、提防老旧建筑等。有次巡查结束,一位老伯还向我讲起六十年代台风之猛烈及“温黛”袭港的惨况。我此刻想起仍印象深刻,可能只有身临其境之人才能感受内中的可怕与惊悚。

  一九六二年,这位老伯当时十九岁,住北角海傍附近。八月卅一日上午,天文台发布消息,台风“温黛”将侵袭,并预测来势凶猛,百年一遇。下午四时,悬挂三号风球示警。可能香港人惯见风浪,多掉以轻心,不以为意,该幹什么还幹什么。岂料翌日清晨六时,天文台突然改挂十号风球。当时并没有特别的防风措施,大家急急堵窗封门,接水、吸水……电台每五分钟报道飓风去向,风势有增无减。海浪有二十多呎高,如小山般一波一波卷来岸边。浪一退,船艇又互相碰撞,在海中如骰子般被抛来抛去,有铁船直接被吹至翻沉。

  彼时我们一家四口尚居于佐敦道一露台封间改造的㓥房。风吹得窗门抖动,雨从窗隙中渗得室内尽湿。我们一边紧握窗柄防被风吹去,一边帮着母亲一桶接一桶抹水倒水。夜里困倦得倒头就睡,哪管风大雨大,只蒙胧中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不断晃动。

  “温黛”停留时间长,来得慢走得也慢,暴雨更足足下了两天,天空全是灰蓝黑色。灾后筲箕湾与沙田一带连片寮屋区倒塌,受灾尤其严重。香港岛旭和道一高级公务员宿舍,被倾泻山泥完全摧毁,多人被埋遇难,只有一法官获救。天上的风没有繮绳,地上的人难以招架。香港人经历过最强“风姐”的厉害,后来再见台风来袭,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提早防备,加之政府应急措施随着城市的发展进步日益完善,香港现在比起从前幸福太多。

  “韦帕”过后,我出门赴约饮茶,蓝天白云,柳绿花红,空气干净得能看见远方的山影,曾被台风肆虐、倒地不起的生命,又招展于盛夏阳光之下。原来台风只是自然的试炼场,所有摧毁都是为了重生。当暴风雨过去,我们已不再是走进风雨的那个人。

  从今往后,不管多少场台风,也无所畏惧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