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众嘉宾与参与计划学生出席“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青年文化圆桌活动。\大公报记者徐小惠摄
【大公报讯】记者徐小惠报道﹕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博物馆)旗舰青年学习及交流项目─第四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计划)9日正式启动。承续历届丰硕成果,本届计划以“青年眼中的文化区未来”为主题,放眼全球文化区发展趋势,并以香港西九文化区(西九)作为核心研究案例,16位来自京港两地不同学术背景的本届学生同几位历届参加者于8月9日在博物馆参与青年文化圆桌,分享项目实践见闻,北京电影学院的刘三扬表示,在港实习期间他作为一个观察者、实践者,“融入这座城市,用以往不会拥有的视野与经验去生活、去思考。”对香港浓烈的文化氛围和社区文化的多姿多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届计划为期八个星期,在7月至8月暑假期间,于香港、北京和上海三地展开深度文化交流与实践。计划期间,学生将于西九文化区和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文化机构、太古地产、一口设计工作室或舍区等展开为期四周的实习;还将前往北京及上海考察。
探寻故宫的文化与科技融合
适逢故宫博物院成立一百周年,学生将于8月中旬赴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学习,与院长王旭东及文创事业部和数字与信息部的代表交流,探讨这座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地标如何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文创产品及科技应用,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今届参与的16位京港学生来自艺术创作、艺术史、建筑、哲学、政治及金融等学系,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流,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构建未来的文化区出谋献策。
刘三扬同学现场分享他在油街实现实习的经历,他提到香港一直以来都对他有强烈的吸引力,“我来香港之前曾立志要逛完香港所有的书店,但是来到之后发现没办法实现,书店太多了。”在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他提到自己在与香港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他感到自己打开了视野,“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和香港本地人交流合作,让我开拓眼界,让我真正了解香港人的香港是什么,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作为上一届参与的同学,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的罗平同学当日也来到现场分享,她告诉大公报记者,自己即将入读香港城市大学,“参加这个项目后,我觉得对香港的文化艺术生态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她提到,去年计划结束之后,与同学以及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并没有中断,她们在之后还做了一个文创相关的项目,并来到香港故宫举行快闪。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太古地产行政总裁彭国邦参与青年文化圆桌,与学生交流对谈。
吴志华表示:“‘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成立以来首个文化领袖交流计划,计划致力为京港两地的青年人提供交流、分享文化理念的平台,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其影响力。期待通过计划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思维的新一代文化领袖。”
彭国邦表示项目将透过沉浸式体验探索文化艺术的传承及创新,拓展学生的视野。
自2022年11月推出以来,计划已吸引近150位来自北京和香港的大学和高等院校学生参与,透过丰富的文化交流及学习活动,培育未来文化及艺术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