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嘉宾出席“岭南风范:赵少昂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开幕典礼。
今年适值岭南画派艺术家赵少昂诞辰120周年,香港文化博物馆今日起举办“岭南风范:赵少昂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展出赵少昂自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创作的120幅画作,涵盖花鸟、虫鱼、走兽与山水,包括赵少昂捐赠香港文化博物馆之代表作,更首次汇集多家本地文博机构及私人藏家借出的重要作品,以及家属首度公开的重要作品等。以多元角度回顾他的艺术历程,展现他对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和成就。展期至明年2月23日,观众免费入场。/大公报记者 郭悦盈 刘 毅(文、图)
赵少昂秉持岭南画派“国画现代化”的目标,致力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并广泛吸收东西方绘画的养分,以写生为基础,建立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他除了将毕生精品化私为公,捐赠予博物馆,更热心艺术教育,桃李满门。岭南画派在其发扬下,成为20世纪流布最广泛的中国绘画流派。
齐白石徐悲鸿赠作首亮相
展览开幕典礼于昨日举行。署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谭美儿致辞时表示,赵少昂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以香港为基地,推广中国绘画艺术,并将岭南画派介绍到世界各地。这次展览正是延续赵少昂的精神,让中华文化和传统书画走向世界。
赵少昂之子赵之泰在开幕典礼上致辞时表示,父亲在晚年把重要作品都捐赠予香港文化博物馆,体现父亲与香港文化博物馆的深厚情谊。多年来,香港文化博物馆不遗余力推广父亲的艺术,支持岭南画派的发展。今年时值父亲赵少昂教授诞辰120周年之际,馆方特别筹办这场纪念展,汇聚了父亲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令观众再次回溯父亲的艺术人生足迹,并一览岭南画派的丰硕成果。
展览分为“师法自然的艺途”“一生游历的足迹”和“艺林友侪的交谊”三大主题,展出赵少昂的花鸟、草虫、走兽和山水作品,以及赵少昂家人首度借出齐白石、徐悲鸿等国画家送赠予赵少昂的珍藏画作,更有传统国画罕见的巨幅五联屏《芭蕉》等。
“师法自然的艺途”呈现赵少昂以花鸟画见长的创作,他秉承岭南画派“心师造化”的传统,主张画家必须深入自然观察,才能下笔。他的花卉作品多取材于岭南四季花卉,并配以鸟虫,静中有动;翎毛走兽如猛虎、孔雀、灵猴皆形神生动。
战时赵少昂避居西南,创作桂林山水画作。1950年代起,他赴亚洲、欧洲和北美多国展览,推动岭南画派走向国际。“一生游历的足迹”主要呈现赵少昂在桂林创作的作品《漓江烟雨》,以及他游历罗马时创作的画作《颓垣》等。
“艺林友侪的交谊”展示赵少昂艺文交往相关主题画作。这部分展出徐悲鸿送赠赵少昂的画作《饮马图》,由赵少昂家人首次借出,见证赵少昂与徐悲鸿的密切交往。
展厅内设由香港艺术家萧剑英打造的沉浸式多媒体区,将赵少昂的花卉作品转化为动画场景,引领观众走入绚烂的岭南花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