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机迷”不再只是局限於一个密室,而是结合遊戏画面,仿如置身其中
近年很多创业人士均被外界指“靠父幹”,但创科公司Sandbox VR创办人赵子君(Steven)的创业却不是靠父幹,而是靠个人积蓄,朋友支持及个人投资。他说:“成功的人一定有失败的故事,如果没有失败就很难成功”。创业初期,他试过蚀了足足八位数字,如果没有勇於失败的胆量,也就不能成就一个科创的故事。
大公报记者 陈玉莲 林静文
对於爱打遊戏机的读者而言,打机实在是一件让人可以暂时离开现实世界烦恼的方式,可是你有没有试过在房间打机中途被妈妈一句“食饭啦”,突然被唤回现实世界,实有点残忍,但近年VR遊戏开始盛行,让各位“机迷”可以更投入遊戏中的场景,更上一层次的享受。
Steven在访问时表示,因为自己喜爱打机,更想大家可以投入打机,暂时远离现实世界的痛苦,故将VR应用到遊戏中,他再三强调,当你带上装备你便会投入其中,而不再只是局限於一个密室,而是结合遊戏画面,让你仿如置身其中。
一万美元积蓄起家
早在2009年毕业後,Steven拿着个人积蓄的一万美元回到香港开创电脑遊戏公司,他形容“当时的钱在香港好好使,好划算”,请了两个员工便在尖沙咀加连威老道一写字楼成立遊戏公司,租金当时约一万多港元。三年後公司员工已达40人,在此期间,该公司共设计了14款遊戏,共卖出100万至300万个遊戏,以平均每个“遊戏”售价约7美元至20美元计,赵子君於2014年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及後Steven见手机遊戏(手遊)市场起飞,故在2014年转为开发手遊,但最终在短短两年间蚀了近八位数字,他形容自己当时对市场的触角迟缓了,市场已被攻佔,他才开始进入,“若在2010年做就非常好的,但14年已经太迟了”。那次经验,让他明白“创业需要捉紧时机”,他慨叹自己“行慢咗”。
对於公司蚀了足足八位数字,他显得很豁达。他指当时“蚀完公司钱,再蚀埋自己私人钱”,“蚀咗好多个零”,真正的“一铺清袋”。
2016年,他计劃离开香港,回到美国,幸得八位朋友的支持,共投资约50万美元,让他转为创立VR遊戏公司,全靠身边朋友的信任,他再次创业,“VR技术很新,是未来大家都会用的,这个市场是值得搏的”。但他当时对VR认识有限,唯有靠“Google 大神”和专业杂誌。
先攻美日再转拓内地
问到蚀得如此惨重,父母有微言吗?工程系毕业的他说,当时母亲责骂“你要蚀几多先肯停?係咪要蚀到无晒呀?”父亲不是太介意,认为输光了就再来过,但妈妈不满他有工程师不做却选择以开发遊戏作为事业。
“成功的人一定有失败的故事,如果没有失败就很难成功。”Steven说。或许很多创业者也曾一尝成功滋味,但在创业路上一次成功不代表什麼,因为世界一直在改变,若不能适应社会上的改变,便很快被淘汰。
这次Steven再上路,走上VR(虚拟)世界,未知能否成功,但他在访问中透露已经有美国投资基金公司大额投资公司,未来该公司会於美国市场扩张,再到日本及内地。他说,暂时会先打好美国市场,因为美国人比较贪玩,愿意花费在遊戏的支出亦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