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香港财经 > 正文

数十年做好一座“桥”

2018-08-06 03:16:4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时尚地标新天地/大公报记者 夏微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黄瀚泓的职业生涯中,很多精彩之作都与桥有关:上海有八号桥,深圳、成都现在都在搞“二元桥”。即便当年的新天地,也有一座“太平桥”……

  而对他来说,更重要的还有一座无形的“桥”——“香港、香港人是桥樑,连接东方和西方,中国和海外的桥樑”。

  黄瀚泓说,国家刚改革开放时,香港人就把厂建到了珠三角,助力了中国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今天,香港最主要的角色还是桥樑,除了生产的桥樑,还是资本的桥樑。“改革前二十年,很多资本都是通过香港进入内地,很多的资金都是先到香港开了公司,然後到内地投资项目”。

  谈及未来,黄瀚泓则直言,香港依然是桥樑,只不过会变做知识的桥樑:“因为现在中国需要的已经不是钱,也不是产品了,更多的是有智慧的人才,中国未来的发展就在知识这个部分,重点考虑的将是能够吸引多少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来这裏发展,如何将知识型企业引进来。这也是我为什麼在这个领域越做越有兴趣,知识产业是未来的趋势。”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