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央已经定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购买住宅自用尚可,北上投资则要小心考虑
高铁香港段通车后、港珠澳大桥也有望今年内通车,正正配合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加上香港物业价格水涨船高,而珠三角楼价连年上升,造就香港投资者近年对珠三角物业趋之若鹜,希望在珠三角楼市升浪中搭上顺风车。不过有机就有危,大湾区投资的风险也要了解清楚,投资才能无往而不利。/大公报记者 赵建强
内地楼市近年非常炽热,也迫使各地方政府出手打压楼价,绝大部分城市出招都远较香港“辣招”为劲。中原地产中国及海外物业项目部高级资深项目总监罗显桂指出,大部分内地城市都有利用行政手段限制买楼需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以至购房热点如三亚等,都有针对当地居民的限购政策,并限制家庭成员拥有物业的数量,而境外人士更要在当地有工作,有交税(社保)才可以购买物业。
缴交社保多年才准买楼
“大湾区几乎除肇庆外,都有限购政策”,罗显桂称,除深圳可以不需要工作证明、社保购一间住宅物业外,大部分城市都需要缴交多年的社保才可以买住宅楼,“一般香港人揸住回乡证係无得买”,更甚的是,深圳、广州更限制港人连商用楼都不可以购买,“其实香港人要喺大湾区买楼,唔係无选择,但好多物业都轮唔到香港人买”,他笑说。
至於近期出台的居住证,是否放宽了港人买楼资格?罗显桂对此表示怀疑,“好多发展商、业界都以此作招徕,称香港800万、澳门100万、加上台湾2000万人口都可以喺内地买楼,会推高楼价”。但事实上,政策8月出台,9月1日实施,而各地房管局至今仍未有相关政策出台,“有发展商想来港推盘,但最少东莞、中山房管局都声称,未有针对居住证的新政策”,罗显桂强调,目前限购其实“无破解”。
投资商用物业转手税高
他更指出,根据目前规定,香港人必须在内地居住一段时间及提供证明,才可以申请居住证,与过去的居留证明相似。因此,居住证并非如部分人士所想那样容易申请,至於未来会否因为申请者增加,而更改部分买楼政策则拭目以待。不过罗显桂亦笑说,中央已经定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购买住宅自用尚可,北上投资则要小心考虑。
因此,一般来说,港人在大湾区其实只能购买商用物业,只是住宅物业土地年期一般达70年,而商业土地则仅约40年或50年。商用物业贷款一般只能贷一半,而且贷款利率高达基準利率1.1倍,即约7%以上,加上转手时需要计算土地增值税,税率最高可达40%以上。因此,罗显桂强调,投资商用物业需要非常小心,以免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