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城广播营业及运作总经理梁耀宗(左)说,港人消费付款习惯有了巨大转变。旁为香港市务学会主席凌羽一/大公报记者邵淑芬摄
【大公报讯】记者邵淑芬报道:“转数快”(FPS)9月推出后,本港电子支付的竞争更为激烈。新城广播公司昨日公布一项“商场数码消费体验”调查,结果显示,港人付款手段的前三位分别为信用卡、现金和八达通,而使用手机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程度,已超越传统电子支付EPS,反映消费者的付款习惯有了巨大转变。
四成二使用支付宝微信
调查还发现,国产电子支付相比国际手机品牌的电子支付更受欢迎。合计42%受访者表示,曾使用两大内地电子支付龙头─支付宝(Ali Pay)及微信支付(WeChat Pay),Apple Pay佔21%紧随其后,远高於Android Pay和Samsung Pay等其他电子支付渠道。
当被问及消费购物时,受访者表示较多使用传统电子渠道EPS付款的,仅佔7%,低於使用手机支付的12%,显示手机支付的普及程度已经超越旧式电子支付EPS,而付款手段的前三位的分别为信用卡(38%)、现金(26%),以及八达通(17%)。
至於使用电子钱包付款时,45%港人考虑设定每次付款限额为500元或以上,显示消费者并没有以电子钱包取代八达通,反而视为日常购物的大额支付工具,反映港人使用电子付费的习惯有明显改变。
六成港人圣诞提高消费
另外,新城广播公司亦发表年度圣诞节消费模式调查,发现市民并未受经济放缓的预期影响,近六成受访者预期圣诞消费额度将按年增加,21%受访者表示按年增加10%至30%,料消费额按年倍增者亦佔4.2%,而在增加消费的项目中,以外出用膳的消费增加比例最高,佔近70%,其次为增加食品及服饰方面消费,分别佔63%及57%。这意味商场在节庆期间存在巨大商机。
是次调查於本年10月期间进行,以网上问卷形式进行,共访问了约4800名年龄介乎18至55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