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廉航衝击,加上自身燃油对冲失利,连续两年业绩见红的国泰航空,上月刚刚发盈喜称业绩有改善,随即便计劃大举投资收购香港快运股权,拓展这个“说不要又要”的廉航市场。事实上,在区内主要大型航空公司都已布局廉航市场,甚至发展愈趋成熟的当下,国泰航空这般姗姗而来,或已失去先机,但相信“有所为”总比“坐食山空”要好。
全球廉航发展迅猛,目前廉航在全球佔比超过三分之一,其中东南亚更超过40%,而内地仅逾10%,发展空间巨大。国泰航空过去几年的客运业务受到廉航衝击,客运收益率频频受压。面对种种压力,儘管推出FanFare的票价优惠应对,但国泰航空管理层对发展廉航向来抗拒,直至去年顾客及商务总裁卢家培终於鬆口会思考探索廉航模式。
国泰航空对廉价航空的态度转变,或是因看到香港快运即使临时停飞,讬运行李、机上餐饮均需额外收钱,投诉多多,依然受到港人欢迎,去年载客率高达九成,较国泰航空的84.1%为高,实在吸引,亦证明了本港廉航有市场,或更深信凭藉国泰航空的管理能力可胜任,终於顺风而行,决定一试。
但是,国泰航空“鼓足勇气”踏出的这一步,是否真的能如愿为集团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增强往来香港航班的接驳力,提升业绩,应对区内竞争呢?
刚刚预告去年成功扭亏的国泰航空,离业绩高峰期仍有很远的距离,若交易落实,国泰航空要忙於整合国泰航空、国泰港龙航空和香港快运航空三个品牌的重叠航线,又要研究和适应廉航的运作模式、对接双方的奖赏计劃。更令人担心的是,香港快运航空股东海航集团近年陷入财困,前者财务状况成迷,会否对国泰航空构成财务负担仍是未知之数。因此,是次交易对於国泰航空的业务拓展固然有利,但业绩上的帮助仍待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