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因应发展趋势,《纲要》鼓励“金融开放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当中包括支持开展金融科技试点,加强载体建设。另方面,《纲要》要求做好防範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重点防控金融风险”。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业界建议可於大湾区推出跨境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缔造多赢局面。
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2017年在香港出席一个研讨会,即提出跨境监管沙盒的建议。他当时指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日趋活跃,以及中国电商加快“走出去”,对於一些大家都不熟悉的高科技项目,一旦失败“有可能引发市场恐慌,甚至系统性风险”,而监管沙盒则是“很好的解决方法”。
刘明康认为监管沙盒是一个多赢方案。他解释,中国企业可在较低成本下,在香港验证其产品或服务,同时适应海外的法律、会计等监管制度;另方面,境外金融机构(特别是初创企业)也能以较低成本,在中国市场“试水温”。对监管机构而言,也有助预防突发性、系统性风险。
香港金管局近年一直与内地监管机构磋商,冀能尽快落实方便区内居民生活和工作的“便民措施”,包括跨境电子钱包、跨境开户和跨境理财产品。不过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指出,措施除了牵涉大湾区的监管机构,金管局也要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商讨,因为方案不只涉及技术和区域层面,也涉及资金流动的管理措施。可见要落实金融创新确实牵涉众多层面,宜及早制订跨境合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