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近年来,创业人士愈来愈依赖互联网众筹的方式集资,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发现,创业人士初期集资时,若採用“以小博大”方式,筹得的资金会较多。
是次研究进行5轮调查,当中包括一轮实地调查,从逾900个现实世界的项目搜集数据,这些项目合共获得68036名出资者提供116153笔赞助。
研究人员发现,若一个新发起的众筹项目已筹得的资金,若大多数是小额款项(例如5元、10元),该项目能够吸引更多投资人,被吸引来的投资人出资更多,最终融资的金额更高,也更容易获得众筹成功。这个发现称为“以小博大”,而这方法通常适用於项目初期投资,到了集资后期,初期的小额资助对吸引潜在出资者的正面影响便减弱。
研究发现,潜在出资者或根据初期赞助者的出资金额,以推断这些赞助者是否集资者的亲友,而这个推断对其出资行为有重大影响。当大部分初期出资者给予大额资助时,潜在出资者较大机会推测这些赞助者是集资者的亲友,因此较不乐意赞助该项目。故此,集资者在发起众筹项目时,要制订有效的策略以协调亲友的支持。
中文大学商学院市场学系助理教授范亭亭(见图)昨表示,研究发现,集资者的亲友在项目初期的资助,有助建立公司值得信赖的正面形象。集资者在Facebook上的好友愈多,众筹成功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