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香港财经 > 正文

开发商需改变发展思维

2019-05-14 03:17: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前海正成为中外地产商争夺的重点 资料图片

  《纲要》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遊的优质生活圈,而“房住不炒”已是国策。因此,对许多开发商而言,以往投资房产赚取高额的利润好时光已一去不复返。宋丁认为,开发商需要积极转型和改变思维,要做一个懂得产业思维和发展的地产商,才能屹立於不败之林。

  宋丁称,《纲要》提出宜居目标,这是“房住不炒”的引申。近年来大湾区的城市住房制度出现重大改变,各地政府在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房企要更新观念,合理参与保障房建设。保障房任务重、收益低、责任大,很多房企不愿意介入,但这是国家战略,参与投资有很多综合价值。政府会依据介入保障房程度,认定房企在社会公共领域中的责任并给予相应回报。大道至简,这样房企必定会积极参与本地保障房建设,树立其良好品牌,这应该成为既定的方针。

  他表示,做一个懂产业的地产商很重要。20多年来,开发商一门心思拿地卖楼,并培育了一批超级房企。未来地产界必须清晰了解大湾区科创的大格局,积极投身产业地产,要以地产巩固基础,以高端科技创新产业为核心,创造全新的地产业态,未来房企主营业务要大幅提升科技内涵。大湾区未来将以高端产业为主导,房企要适应这个形势。将来开发商即便不做产业,也要懂得产业,不然就做不出符合产业需要的平台。不少房企已经在转型升级进军产业,未来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房企如果不改变必然要失败。

  顺应形势 懂得产业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地产争锋。科技创新方面,投资将以数万亿打造世界级科技大湾区,与之相关的产业地产必将大幅跟进投资,并实施转型升级。大湾区整合过程中,房地产发展肯定要盯住城市群格局去做,资金、整个产业、土地使用、市场都是互动格局不是单一开发,这是重大差别。在世界级城市群之下,房地产要支撑产业长期发展目标为主,因此“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对房地产而言就是机遇。

  宋丁认为,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广州、香港目前地价处於高位,大湾区不可能採取雄安新区政府主导的管控模式。从市场看,大湾区未来仍有很大的房价上涨空间,对此,人们要有充分心理準备;从政策看,这就要伴随着长短效机制结合的调控模式,房企在政策长短效政策夹击下面临生存挑战,因此也要有充分的準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