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5年前因为倒逼香港接纳“同股不同权”不果,决定捨港取美,近年传出有意“回港”作第二上市。消息一出,市场似乎早已预期,毕竟港交所近年已修例接纳同股不同权制度,行政总裁李小加已放风表明,阿里肯定会回来港股市场。
儘管明眼人也知,香港才是阿里巴巴的终极市场,但正当中美贸易战持续,阿里回港的消息,似有意无意的与贸易战拉上关係。
说来也有理,事缘阿里巴巴主席马云在2017年与特朗普会面时,承诺在5年内为美国企业创造100万个职位。可惜,去年中美贸易摩擦升温,马云直言,因为中美贸易衝突持续,他决定收回之前“百万职位”承诺,可见贸易战直接影响阿里的决定。
另外,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充斥假货一直是诟病,即使再大力的打假,亦未获美国“放生”,美国贸易代表处(USTR)连续第三年将阿里纳入“恶名市场”(Notorious Markets)名单内。
面对中美关係恶化下,中资公司在美国更难增加投资,早前消息传出,美国财政部拟对中国投资项目设定限制条款,其中,或禁止阿里在美国提供云计劃服务,情况有如封杀华为一样。
阿里巴巴一向不是省油的灯,见势色不对,立刻调整策略。虽说在港第二上市是正常商业决定,但“铺路”应对贸易战才是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