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香港财经 > 正文

林郑:冀港成最大生科企集资中心

2019-05-30 03:02: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林郑月娥表示,期待未来有更多优质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大公报记者麦润田摄

  港交所(00388)去年推行新上市制度改革,容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企业来港上市,至今已有七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新例来港上市。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出席第二届香港交易所生物科技峰会时表示,目前本港是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企业融资中心,期望未来可以成为全球最大。同场的港交所主席史美伦则称,生物科技透过深入研究及科技等改善人类生活,发展相关技术需要财务资源,而香港具备所需的专业人才,帮助这些科技企业定价,并且建立相关生态等。/大公报记者 王嘉杰 林静文

  林郑月娥表示,2017年7月,她上任以来,政府向创新科技行业已投资超过1000亿元,包括基建及电讯行业,并为初创公司的研发开支提供税务优惠。同时斥资100亿元在科学园建立两个创新平台,分别为医疗科技、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科技,目前已收到接近50份计劃书,当中超过一半是涉及医疗科技。

  地处大湾区具优势

  针对生物科技方面,林郑月娥指出,政府透过创新及科技基金支援生物科技的研发,2017年7月至今年1月底,合计有超过500宗生物科技的项目获批,涉及资金约1.3亿美元,相关的生物科技项目涵盖幹细胞、分子诊断,以至中藥现代化。

  林郑月娥还谈到,自港交所推出上市新例后,一共有七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新例来港上市。她期待未来有更多优质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

  史美伦表示,港交所对全球生物科技公司敞开大门,欢迎他们来香港上市。香港的优势在於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内,创新创业、成熟资本市场、法律和金融体系等方面都为生物科技发展提供优势。目前,市场反应亦显示,交易所放宽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的门槛,是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

  史美伦指出,中国目前作为全球第二大的医疗健康市场,对於医疗的需求十分巨大,生物医藥科技的发展将令疾病治愈更加容易,这也给众多创新企业带来发展机会。

  内地医疗市场潜力大

  她提到,市场预期到2030年,内地将有四分之一人口逾60岁,患慢性疾病人口亦庞大,估计2020年中国在医疗健康方面将花费1.2万亿美元,因此现时有需求、机遇及时间推动生物科技行业发展。港交所作为其中一个关键角色,有助培育出生物科技创新发展的社群,并为企业提供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乃至全球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

  对於中美贸易战会否影响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认为,生物科技融资不应受到限制,因为生物科技只有一个敌人,就是疾病,生物科技的发展对全球都有利。香港具有“一国两制”政策的优势,受到中央政府及全世界的信任,可以成为中国与世界生物科技发展的桥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