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香港财经 > 正文

举足轻重/引外资倒逼市场改革 半生追寻中国投行梦

2020-09-16 04:23: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为祖国打造一间世界级投行是李山的夙愿。1986年,李山自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毕业赴美留学,时任院长的朱镕基曾写下“博采众长,学通中外”作为留念,鼓励他学成归来、投身改革浪潮。上世纪90年代,在海外工作的李山预见到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潜力,创立本土投行成为他归国的最大动因。

  李山向记者解释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再加上国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为金融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金融业皇冠上的明珠,投行的地位举足轻重。“投资银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相当於核武器对国家军事安全的重要性”。他并向中国政府写信建议,以中国银行在香港的投资银行机构为基础,创办国家投资银行。

  1997年,中国政府有意将国开行改制为“国家投资银行”,李山随即归国参与到相关筹备工作中去。但到了1999年初,全国人大颁发中国第一部《证券法》,其中规定银行业与证券业只能分业经营,国投行的计劃就此搁浅。时至今日,李山对此仍感惋惜。“这个决定参考了美国三十年代制定的《证券法》条文,但当时其实美国金融业已经开始尝试混业经营了。”

  离开国开行后,李山曾短暂在雷曼兄弟工作。2001年,在时任中证监主席周小川的推荐下,他前往中银国际赴任CEO。而中银国际的成立也印证了李山最初的建议,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到任之初,李山参照海外投行的模式推行改革,削减中高层员工平均薪酬35%的同时,大幅提升年终奖金比例,此举导致80%的员工离职。但他坚信,投行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而吸引人才需要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2005年,中银国际在世界银行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5年年会上荣获“最佳本币主权债奖”,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如今的中国金融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监管机构一方面推动行业混业经营,另一方面亦允许外资控股境内金融机构。李山也在2019年4月加入瑞信集团董事会,负责中国市场业务。他表示,眼下国内投行的实力较国际一流仍有差距,相信在充分竞争的刺激下能够快速提高自身水平。“原来我一直是想做中国投行界的武松,现在做隻老虎逼武松出来也是不错。”李山笑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