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金管局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合作协议,加入由IFC召集的绿色金融联盟,金管局将会作为亚洲区域执行理事,举办专项计劃,提供针对性专业能力培训,向银行提供实际指引将绿色金融发展为银行核心业务等。银行公会欢迎金管局建立有关联盟,将鼓励会员银行积极参与,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另外,金管局计劃在2021年上半年就绿色金融监管谘询业界,金管局高级助理总裁刘应彬表示,香港银行间绿色金融知识有差距,因此监管规则不会“一刀切”,会与银行商讨。
根据IFC研究估计,截至2030年新兴市场各城市的气候投资机会总值超过29万亿美元,当中包括绿色建筑、公共交通、电动车等。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金管局会与不同持份者合作,推动绿色金融平台发展。全球多间国际银行都在本港设立亚太区总部,有信心香港可以为国际企业提供经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金管局助理总裁(外事)陈维民表示,由於绿色金融具有大量商业价值,联盟希望银行愿意参与并不只限於社会责任,并能从中发掘更多市场机遇。当中包括提高银行在绿色金融的基本知识,让同业在平台上互相学习,以及举办研讨会及区域实地考察。
早前金管局已计劃分3个阶段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包括建立共同框架,并就制订监管期望谘询业界及其他持份者,计劃在明年上半年谘询业界相关的监管规定。刘应彬表示,该局会参考多个国际组织例如NGFS内的意见,并会用一个较灵活方法处理监管规定,强调监管规则不会“一刀切”,会与银行商讨,以订立合适的框架。
陈维民补充,由於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问题,因此会加入气候指标,可能会要求银行就气候变化作压力测试。他强调,相关监管是希望银行将有关绿色措施加入到银行的风险管理,以帮助他们转型。他又强调,由於香港的气候不同,因此不能直抄外国标準,会订立合适香港的措施。
问及新冠肺炎对经济的影响,会否令到银行放慢其绿色转型步伐。刘应彬指出,新冠肺炎反而令到银行反思其风险管理,以及气候变化对银行本身的影响。另外,金管局亦会将ESG因素加入到其投资管理过程中,并指出具较多ESG因素的投资产品,回报表现会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