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日前首度披露,将探讨在香港发行“数码港元”(eHKD)的可行性,预计12个月内提出初步想法。货币议题一向敏感,尤其是数码港元对本港三家发钞行地位,以至与美元挂鈎的联汇制度有何深远影响,惹人遐想。业界人士表示,数码港元一旦落实,对三家发钞行的影响未必太大,长远而言,在人民币国际化获得进展后,可逐步考虑与人民币汇率挂鈎。\大公报记者 柴进
政府现时透过金管局授权三家商业银行在香港发行纸币,分别为香港上海滙丰银行、中国银行(香港)和渣打银行(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日前在记者会上表示,央行数码货币(CBDC)的发行方式有不同选择,现时评论对发钞行有何影响是言之尚早。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兼董事总经理程实回覆大公报记者查询时表示,由於香港的金融系统发展成熟,数码港元的发行较大机会採用与数字人民币(e-CNY)类似的双层运营体系,即香港金管局主导数码港元的研发设计,而现有的三家发钞行“仍然可以保留发行流通的功能”,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难取代现钞 料保留发钞行
中国人民银行正与金管局合作,在香港测试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应用。程实指出,当前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场景在香港已作若干技术测试,推出数码港元有利於率先试验多种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交互使用,并加强香港与内地的金融互通合作,发挥香港对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枢纽作用。
对於金管局表明立场,即数码港元并不改变现行港币与美元挂鈎的联繫汇率制度。程实提出建议,认为数码港元可以考虑与数字人民币“首先实现技术上的交互挂鈎”,在人民币国际化获得进展后,“再逐步考虑与人民币汇率挂鈎”。
发展数码货币需面对及解决一连串难题,金管局也明言“这是一个複杂的议题”。华侨永亨银行经济师李若凡表示,人行在数码货币的发展走得比较快,内地与香港合作下,可望交流相关经验,协助建立有关基建设施。不过,金管局仍面对很多问题,如私隐保障,故即使技术上可行,亦未必可以很快落实。
至於对发钞行的影响,除了发行钞票的功能之外,李若凡指发钞行还有其他角色,例如在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中提供流动性等。数码港元的推出,不代表会完全取代现钞。
提升支付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陈凤翔亦说,数码港元是大方向,技术上香港可借鉴内地,故问题不是太大。但由於数码港元涉及追踪等功能,最大挑战是私隐及法律等问题,故短期内难以实施。他续称,数码港元并非要取代实物钞票,加上不会短期内推出,故不会有大衝击。内地现时试行数字人民币,陈凤翔相信香港可作为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但强调数码港元及数字人民币是两个独立系统。
由於未有细节内容,三家发钞行对金管局的构想大致持观望态度。滙丰环球资金管理部亚太区产品管理主管孙雷日前出席活动时表示,数码港元下一步如何发展,仍然有待观察。中银香港表示,数码货币有助提升支付系统效率,降低电子交易成本,促进支付市场的发展。中银香港将密切留意相关项目的发展。渣打香港回应说,会积极留意及研究相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