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金管局早前首次提及研究数码港元,惟强调需要考虑系统安全。金发局昨日发表《香港金融服务业的网络安全策略》报告,为加强网络安全,建议在政策层面为香港制订专门的网络安全路线图并配以政策重点,立法保护网络空间,统一各项金融业的规例。同时,要促进人才发展,及透过整个业界的压力测试与加强资料复原措施,令业界能在营运层面上应对网络风险。
主席李律仁表示,疫情不仅加速各类科技的应用,并进一步突显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随着金融系统所面对的网络威胁日益增加,网络安全对国际金融中心来说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为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需要构建一个全面且灵活的网络安全框架,为企业、投资者和公众提供一个安全的市场环境。
报告指出,即使香港在最近数年已成为区内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香港各金融机构对网络安全的準备亦迥然有异。因此,建议将网络空间安全元素纳入整体智慧城市蓝图,香港亦需拥有专门的网络空间安全路线图,以制订更明确的短期、中期及长期优先事项及可行项目。政府可设立一个独立委员会,负责统筹管治机构,进行监管和执法行动。
另外,在法律上,香港应考虑制订综合的网络空间保护条例,条例至少应涵盖识别及界定“关键资讯基建”;建立问责架构;界定及规定公私营机构之间分享网络保护资讯的类型,以及为网络安全服务供应商建立宽鬆的发牌架构。鉴於金融体系内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繫,某个行业面对的网络事件很容易对其他行业造成溢出效应。有效的网络安全架构需要各个金融监管机构互相协调。当中金管局、保监局及证监会之间可建立跨机构督导小组,协调政策应对工作。
此外,为评估香港抵禦及承受网络攻击的能力,金管局建议政府对金融服务业进行一系列网络压力测试,让整个行业的不同界别都应参与压力测试。期望金管局、证监会及保监局通力合作,优先制订相关压力测试。
在人才发展方面,建议证监会及保监局等其他金融监管机构携手合作,在金管局专业资历架构基础上,发展并建立具有专业分支的统一架构,以满足不同行业不断转变的监管要求。长远而言,香港可参考澳洲、中国内地及新加坡等地的做法,建立一个网络安全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