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新银行温嘉炜称,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力发电长远受惠国策。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前,中美贸易战是经济师分析后市的一道难关,在政策市下,不容易作出准确预测,其后疫情肆虐,预测经济增长的各项数学模型因本身种种限制,令测市更加困难,在分析过程中,经济师必须靠经验才能剖析环境转变。大新银行高级经济师温嘉炜认为,即使在加强监管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仍能保持强韧增长。\大公报记者 许 临(文) 文 澔(图)
经验之谈
问:疫情后内地经济率先复甦,预计今年第四季及明年内地及香港经济的表现会如何?
预计今年第四季及明年内地经济表现仍平稳增长。我们在今年第二季预测内地全年经济增长达8%,至今仍维持这个目标,或许外界会认为内地增长正在放慢,甚至有指下半年开始内地加强对各行业的监管会阻碍增长步伐,但个人认为增长只是转趋平稳,而且与监管无关,因为内地在控制疫情上较其他国家优胜,经济也率先复甦,而宽松的政策也较其他国家更快收紧,经济增长由快速反弹转为平稳属于正常现象。
问:本港经济增长会否加快?特别是零售业何时能回复到疫情前水平?
新冠疫情后各国仍未完全通关,而本港经济很大程度依赖旅游业的发展。在疫情爆发前,本港零售业主要靠游客的消费支持,现时整体模式已经出现转变,转为依靠内部消费为主,估计未来一至两年也难以回复至疫情前水平。
问:对本港今年楼价走势有何预测?
今年上半年,我们预测本港全年楼价录5%升幅,这个目标至今仍然不变。本港楼市有庞大需求,即使未来将进入加息周期,但利率仍属偏低,市民的供楼负担也不会因而大增,预期明年楼价升势不及今年,惟仍然维持平稳,楼价大跌机会较低。
问:如何看内地楼市未来的表现?内房企业会否出现“爆煲潮”?
过去几年内地楼价升幅确实十分惊人,也超出一般人负担水平,为迎合民生需求,“房住不炒”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也避免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但内房企业的高利润时代或会结束。 其实,中央推出的“三道红线”政策,令内房企业发展更健康,估计不会出现爆煲潮。
反而,美国楼价在疫情后的升幅同样惊人,更有可能已出现泡沫,但美国仍然维持宽松政策,若未来政策处理不当,美国楼市很可能出现泡沫爆破。
美国联储局近期已表明会减少买债,市场俗称的“收水”将很快出现,但所谓“收水”并不是指一次过改变量化宽松政策,而是先逐渐减少买债,其后才开始加息。估计美国联储局最快在11月才宣布减少买债,而落实执行时间则会在明年初,真正决定加息估计会在2022年下半年才会出现。
问:市场忧虑美国将会加息及减少买债,全球股市或受影响,预计美国将会何时落实加息?
加息代表经济向好,根据过往经验,加息未必对股市有很大的影响,反而加息前市场的忧虑情绪会冲击股市表现,但真正加息后,由于所有事情已明朗化,股市止跌回升的机会较大。
问:加息后股市的表现将会如何?
问:跨境理财通对本港金融市场带来什么改变?
跨境理财通推出后,大湾区内地投资者和港澳投资者通过区内银行体系建立的资金管道,跨境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或理财产品,由于大湾区内对投资产品的需求庞大,估计将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立足香港,并透过跨境理财通把产品销售予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投资者,这将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地位,对香港经济发展有利。不过,跨境理财通推出初期,合资格的产品只属一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回报未算特别吸引,但相信机制成熟后,产品的类型会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