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互联互通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专家认为沪港通应在范围额度、价值投资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第二上市企是南下资金的蓝海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接受内地媒体访问时表示,沪港通推动了沪港两地资本进一步流动,为境内外投资活动提供便利;深化了中国资本市场金融配置机制,为中国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支持。此外,沪港通促进中国资本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的相互交融,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影响力,进一步确立了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沪港通还需要在互联互通的额度设计和标的范围上不断提升,从而更加多有效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
申万宏源策略首席分析师王胜就指出,港股通机制虽已覆盖大部分港股市场上的核心标的,但因制度限制原因,在港股“第二上市”的企业尚未纳入港股通范畴,这些企业很多是大市值公司。他认为,从可行性角度看,可对机构采取“限制港股通自由转换权”,对个人可研究有序放宽个人资本项下业务限制,以供给去匹配需求。沪深港通与第二上市公司的闭环一旦打通,优质新经济第二上市企业就可能成为南下资金的新蓝海。
期待开放衍生品交易
陈雳相信,内地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下一步要从包括逐步开放证券、期货、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限制,不断放宽新型金融工具的开发与交易;进一步开放QFII、RQFII参与范围,促进境内外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保驾护航。\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