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美国通胀率急升,打击美国人生活,影响港货销情。
由于去年基数低及需求回升,市场估计今年香港出口表现亮丽。但展望明年,商会人士异口同声表示,明年存在太多未知数,关键是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能否受控,若不幸失控及各地再封城,肯定“无好日子过”。其次是中美贸易关系走势、美国通胀情况及内地经济等,故对明年偏向保守,冀打成平手,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形容,若有5%或以下增长已算交到货,而贸发局则较乐观,料可升8%。
从事出口多年的林宣武向大公报表示,明年出口市况存在很多变数,Omicron受控与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情况。若疫情失控,肯定会令人流、物流严重受阻,或许很多不必要的产品再遇滞销,届时将对出口商造成颇大影响。“明年太多不明朗因素,出口市道会点?真係冇人估到,只能呼吁大家小心为上。”
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亦同意疫情是当前一大风险,指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大乱及物流瓶颈等问题,已对全球制造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汽车工业过去采用“及时交货”策略,半导体晶片、零部件仅在有需要时才交货,现时则转用“以防万一”策略,囤积存货来应对物流瓶颈。由于货柜滞留情况严重,今年一些从香港到欧洲的海运运费已升约10倍。
再者,即使疫情受控,但中美经贸关系仍是一大隐忧。林宣武指︰“现在东盟及印度疫情欠佳,惟内地疫情受控,所以大家将生产回流到内地,但在疫情好转后,说不定美国又会玩嘢,届时买家再次要求厂家在中国以外地区生产,这对以内地为主要生产基地的港商十分不利。”
美霸权主义成隐忧
另一令人头痛之事,是美国通胀率,11月份美国通胀率(CPI)为6.8%,与市场预期一致,但11月数据创近40年新高。由食物、家庭百货、汽车、各种家庭必需品售价都呈现大升。林宣武形容,高通胀已打击美国人生活,即使是中产亦备受压力,基本“无乜钱用”,这迫使消费者悭得就悭,光顾更多平价货,但港商通常主打中档产品,若美国通胀持续上升,香港出口商压力将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