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毛皮服装产业链
持续逾两年、无日无之的疫情,加上俄乌冲突等,令香港今年出口市道暗潮汹涌,其中一个最要命的影响,香港许多实体贸易展被迫取消,只能转为网上展,惟部分地区无惧疫情,仍办实体展,在此消彼长下,不但拖累出口业,连香港作为国际展览中心地位也受动摇,故当局应及早研究,如何在疫情受控后,重振香港经济。
由于会展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拉动饮食、物流、酒店、零售及旅游等相关行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因此,当局应及早研究,如何令香港会展业重振雄风,其中一个较为大胆的方法,是将来在疫情受控时,对国际展商进行大幅度补助场租,令外商觉得有足够诱因回港采购及参展,让已移情别变的展商和买家重投香港怀抱,这既有助保住香港作为国际展览中心之地位,亦令相关行业受惠。当然,在外商参展后认为有利可图,日后自然会以市价租位参展,毋须长期“泵水”。
其他可行方案,包括争取在港举行国际性会议或展览,并邀请具分量人士为嘉宾,而这些大型活动并非一时三刻可办成,故当局应尽早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待疫情受控后便可立即推动。
同时,待疫情好转后,大批港商会急于出外参展,当局的相关基金应增加支援金额,让港商有足够弹药抢回失去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