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香港财经 > 正文

一枝独秀/钟表需求不振 功能手表逆市跑赢

2023-01-03 04:24: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新冠疫情肆虐多时,俄乌冲突旷日持久,加上欧美等主要经济体为压抑通胀而收紧货币政策,进一步抑制消费情绪,使2022年首10个月香港钟表出口同比下跌4%。香港表厂商会会长刘燊涛坦言,高通胀严重打击欧美市场,加上中国内地疫情反复,业界生意难做,料2022年香港钟表出口将跌5%,2023年情况或更差。

  刘燊涛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与很多出口行业遇到的情况类似,钟表出口受到欧美通胀严重与俄乌冲突拖累,2022年出口到美国市场表现甚差,除了外围因素外,另一因素是2021年底至2022年初,买家积极采购,却遇上需求不振,许多买家库存堆积如山,需要较长时间消化,中国内地因疫情影响需求,故2022年整体订单表现欠佳。

  欧美订单差 中东市场较佳

  刘燊涛透露,2022年11、12月份订单情况非常差,而这些订单一般在2023年5、6月交货,因此料2023年上半年钟表出口亦难有转机,只能寄望下半年可以复苏。同时,2022年整体成本上升约3%,但客户接受的加幅只得1%至2%,令业界感到头痛。欧美经济不景气,相对地,中东等市场表现较佳,订单跌幅相对较小,商会将组团到中东寻找商机。

  该会前会长刘健华亦指出,香港钟表出口以欧美市场为主,但2022年欧洲中价錶跌幅明显,而美国低价手表跌幅较小,中国内地对传统手表的销售仍不太理想,反而越南和印尼钟表入口仍表现积极正面。他认为,若2023年全球疫情没有新变化,估计上半年各地消费气氛将好转,有利钟表销售。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对欧洲经济有很大冲击,对2023年欧洲市场不大乐观,而东盟和中东市场冲击较小,且经济保持稳定,料仍有不少发展空间。

  香港贸发局在香港钟表展2022问卷调查显示,新冠疫情反复,加上全球经济前景转差,令短期经济展望蒙上阴影,但49%受访买家及44%参展商认为,未来一至两年业务将回复到疫情前水平,26%买家及29%参展商更认为,将较疫情前为佳。调查显示,虽然需求不振,但智能手表仍受欢迎,预料继续带动来年销售。45%受访者预期智能手表继续是最受欢迎的产品类别,其次是机械式手表(16%)和自动式手表(16%)。该局指出,一些配备先进保健功能的手表也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例如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心电图传感器和血氧计等功能的手表,而新产品潮流、休闲手表,及电影角色联乘产品也有助推动香港钟表业的出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