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亚洲金融论坛举行多个讲座,包括讨论香港虚拟资产的发展。
特区政府去年10月发表《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表明为发展具活力的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系统而订定政策立场和方针,以配合未来Web 3.0、元宇宙和虚拟资产的发展。昨日第二天举行、由特区政府及贸发局主办的第16届亚洲金融论坛中,多位业界人士认为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充满机遇,但监管政策宜清晰,并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在创新与保障投资者方面取得平衡。\大公报记者 许 临
新火资产管理(香港)总经理黄咏欣表示,作为香港第一批获得虚拟资产牌照的公司,对本港虚拟资产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尽管FTX事件令投资者对虚拟资产市场产生怀疑,并进行恐慌性抛售,虚拟资产价格因而大跌,但虚拟资产市场的发展仍存在很多有利因素,预期将会挽回投资者信心。
黄咏欣表示,近年愈来愈多大型银行及投行投资于加密货币及区域链领域,截至2022年5月,已有61家银行参与相关投资,包括摩根士丹尼、高盛、花旗、汇丰等,投资范畴包括区块链、加密货币数据供应、加密货币保管方案等,这些企业看到虚拟资产市场的机遇才作出重大投资。
她认为,未来有多个催化剂推动市场发展,当中最重要的推动力,是现实世界的交易将日益采用虚拟资产,愈多人使用,市场愈快普及化。此外,投资者对虚拟资产的回报及风险加深认识、监管制度渐趋清晰,以及虚拟资产投资产品增加,如有加密货币相关ETF在港挂牌交易。随着经济好转,去中心化金融的增长会加快,虚拟资产在主流消费的应用也会增加,种种因素将令虚拟资产市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HashKey Group董事长肖风指出,发展虚拟资产市场,要明白在数字经济的时代,使用权比所有权更重要,使用愈多,价值才会愈大,使用权要发挥一种“传真机效应”,正如一台价值便宜的传真机照样可与一台价值高昂的传真机进行“互动”,而使用权的标准化、份额化及金融化可以透过代币化来进行。
卢廷匡:港需更多技术人才
香港数字资产交易所(HKbitEX)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策略官卢廷匡表示,香港发展虚拟资产市场,必须加强投资者教育,让其明白相关风险。而且香港需要更多的人才,不少传统金融机构希望开拓虚拟资产市场,但相关技术要有足够的人才配合。此外,虚拟资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大力推动代币化,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但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关的规则配合,把代币化的过程合规化。
宜查核代币发行防诈骗
ADAM Vault创办人郑其森认为,虚拟资产市场发展迅速,不断有创新产品出现,香港发展虚拟资产市场必须有一个框架,让业界知道可以做和不能做的事情,但同时需要对虚拟资产平台有严格监管,例如查核发行的代币是否有诈骗成分等,若能平衡创新,又能保障投资者,监管机构需要与业界多沟通。
OneDegree首席法务官Robin Scott(葛文龙)强调,有关虚拟资产的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存在风险,业界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OneDegree是获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发出虚拟保险牌照的保险公司,承保数字资产托管平台所托管的加密货币、证券型货币和NFT资产。过去业界及投资者可能忽略相关保险的重要性,但FTX事件已让投资者明白当有事件发生,对投资者的损害会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