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特区政府年初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总值8亿元,由金管局协助发行。
香港特区政府今年2月推出全球首隻由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协助发行。金管局昨日发表《香港债券市场代币化》报告,与市场参与者分享经验。金管局助理总裁(外事)许怀志表示,未来日子将以不同形式继续发行代币化债券。他相信短期内难以在零售层面推行,但强调这是政府的“终极目标”。\大公报记者 黄裕庆
特区政府年初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名为Evergreen项目,总值8亿元,面向机构投资者。许怀志说,Evergreen项目展示分布式分类账技术(DLT)应用于香港真实资本市场交易的可能性,证明香港能为创新的债券发行形式提供灵活便利的环境。
Evergreen项目成功将DLT技术应用于整个债券流程,包括在区块链网络上(链上)将债券实益权益代币化、于链上将港元现金铸造成现金代币、透过证券代币及现金代币转拨实现货银两讫(DvP)交收,以及由一级发行、二级市场交易交收、票息派付以至赎回的端到端应用。
技术上可做到T+0交收
他说特区政府将继续发行代币化债券,以促进市场发展。由于特区政府刻意以新技术作不同尝试,故未会有如传统债市般定期发行。不过,Evergreen项目的发行金额为8亿港元,他坦言规模相对较细,日后有提升空间。在交收程序安排方面,他说短期内可能沿用T+1安排,以便预留24小时的缓冲空间可处理突发事件,尽管技术上可以缩短为T+0。
至于代币化债券发行的投资者范围,是否可由机构投资者扩大至零售投资者,许怀志相信短期内难以成事。他解释说,金管局于2021年就代币化绿色债券发行展开概念测试,也是以零售绿债作为构思,部分原因是希望能以更透明的方式展示绿债对环境带来的正面效益,不过一旦由概念“搬去”现实环境,由传统发债模式改为DLT模式的每一环节也要逐一处理,过程相对复杂。
另方面,参与代币化债券发行的每一环节也要熟悉DLT应用,以银色债券为例,他认为未必所有长者都懂得应用,故此现时先由机构投资者做起。不过他补充,在零售层面推行代币化债券是“终极目标”,长远而言金管局也会研究,希望能达至目标。
DLT技术难应用于股市
再推而广之,DLT技术是否也可应用于股票市场?许怀志坦言会“难少少”,部分原因是股市的运作已经“好有效率”,而市场交易量也较为庞大。至于日后的DLT平台是由公营机构抑或私营机构营运,他说两者各有好处,现时毋须急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