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林下经济:从“卖木头”到“卖特产”/大公报记者 卢冶

2018-07-12 03:17:31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过去很多林蛙皮都被村民扔到山沟裏,通过转化吉林大学的创新成果,现在林蛙皮‘变废为宝’,1斤能卖上30元(人民币,下同)。”站在通化康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外,董事长林万君向大公报记者介绍道:“我们公司推出了抗菌肽系列产品,很受市场欢迎,未来还将继续开发蛙卵、内脏及蛙骨等相关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通化康元生物是目前内地唯一专业从事长白山林蛙(雪蛤)抗菌肽精深研发加工的生物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依讬吉林大学校企合作,採取高科技专利技术提取、研发、生产林蛙抗菌肽系列产品。

  在今年吉林省首届电商精準扶贫特惠展销会上,吉林派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数十款松类产品参展,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松类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及销售的林业产业和农业产业双龙头企业,致力於对红松子进行全产业链开发,利用松塔皮、松子壳开发的红松精油在食品、饲料化工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韩国、泰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依讬域内丰富的林下资源,吉林省开拓出一条利用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三高”发展模式,助推吉林省林业整体转型升级。

  过去,吉林省林业的主要收益来自“卖木头”,但在生态保护需求日益高涨的当下,显然过去的传统方式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目标已不能匹配,林下经济成为不少林区发展的新动能。

  夏天是春耳的採摘季,敦化市秋梨沟镇秋梨沟村的兴达木耳专业合作社裏的社员井然有序地忙碌着,部分木耳已具备採摘条件。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合作社採用统一菌种、统一原材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运行模式,年产量在40吨左右。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县长曾范涛表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应该因地制宜,抓好种植品种、种类和方式的调整。去年,伊通县加大中草藥、大榛子的种植,提高了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要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提升产业质量和精深加工水平,改变单一原材料输出的发展模式,增加附加值的同时多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民能在本地就业。”

(之十三)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