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 | “非洲鞋王”见证40年的改革变迁

2018-07-30 03:16:57大公报 作者:邵淑芬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有“非洲鞋王”之称的梁日昌,出身鞋业世家,见证内地经济过去40年的改革变迁/ 大公报记者邵淑芬摄

有“非洲鞋王”之称的梁日昌,出身鞋业世家。由“人肉速递”配件到内地生产、设厂,经历内地经济转型,再转战非洲埃塞俄比亚,可谓见证内地经济过去40年的改革变迁。他表示,鞋业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起起伏伏,虽然面对升级转型压力,但内地经济由第二产业转型至第三产业,是时势之必然。他笑言,中国改革开放创造难以想象的成绩,“邓伯伯(邓小平)当年亦想不到这40年会发展这么快!”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由制造业带动,低廉的成本及大量劳动人口,令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比比皆是。“过去40年,甚至过去70年,无见到有国家好似中国咁,由大至飞机、船,小至衣服鞋袜都可以制造。”梁日昌称。

不过,随着内地劳工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年轻一代不愿入行,中国“世界工厂”的光环已逐步褪色。中国经济亦由制造业(第二产业)带动,逐渐走向由服务业(第三产业)带动。同时,内地提倡“腾笼换鸟”及“产业升级”等策略,迁出或淘汰低端产业,引入及发展高端产业。另一方面,内地亦提倡大湾区发展及“一带一路”,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

落脚点为“一带一路”沿线

梁日昌为首个在非洲埃塞俄比亚设厂的港商,但最初一如其他厂商,本于香港设厂,后北移至内地。“当年跟父亲先在香港设厂造鞋,后乘国家改革开放之风,北上内地拓展业务。当年大家推住架车仔拎住啲配件返内地,去造制成品。”但到了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落实,令他不得不考虑“走出去”。

“08年是一大转折。面对成本、人工及汇价的压力,加上当时缺工缺电,仲有好多劳动合同法初期运行时的劳资纠纷。”他续称,当时国策开始鼓励企业“走出去”,他最终于八年前选择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落脚”,正好是“一带一路”沿线。

八年前,当时仍未有“一带一路”这个词,但他指,其实当时国策已有提及。“改革开放去到后期,由2008年开始,已讲紧‘引进来、走出去’。先有‘走出去’才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只是更形象化地讲出‘走出去’的方向。”

选埃塞因当地盛产羊皮

“当时开始觉得走出去是大趋势,加上‘腾笼换鸟’政策,需要揾地方走。会选择埃塞俄比亚,因当地盛产羊皮,加上是高原国家,皮较靓,少有蚤及蚊虫咬。好多意大利制造的半成品皮杯,都是来自埃塞俄比亚。”梁日昌指,当初自己是摸着石头过河,并非一开始就于当地设厂,而是先买皮,再把部分订单找当地厂房做,觉得可行才决定设厂。

虽然已把厂房搬往非洲,但他于内地仍有版房,“会于内地先造鞋版,收到订单时,再组合配件,如鞋底胶粒,再送往非洲制造。”他说:“鞋业于内地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不过可能由生产制造或低档次加工,转为批发及零售层面。鞋业本身不死,但可能上中下游角色的比重会有变化。”

梁日昌相信,未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入另一阶段,需要进口产品。他提到,早前习近平主席出访非洲时,曾提到加大进口非洲产品。他相信,初期只不过原材料产品,但随着内地成本上升,或有需要进口第三世界产品。“虽然中国市场有钱人多,但中低收入市民仍占大部分,亦需要消费品,故可能进口第三世界鞋,于内地销售。”

出书分享 外闯突围锦囊

图:于刚过去的书展,梁日昌推出了新书《湾.路到非洲》/受访者提供

于刚过去的书展,梁日昌推出了新书《湾.路到非洲》,他在书中分享企业如何把握时势,“走出去”突围的锦囊妙计。“当初走出去时,想揾参考书,但好多好高层次,不太贴地。”他指出,除自己外,书中亦有其他朋友分享走出去的经验,希望藉这本书,多谢朋友支持,亦希望给予有计划发展“一带一路”的同业作参考。

梁日昌提出,创业最重要是WWW及APP。WWW就是“去哪里”(Where)、“什么时候去”(When)及“什么人去”(Who),而APP就是野心(Ambition)、耐性(Patient)及热忱(Passion)。他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出去”的第一步总是艰难,但“走出去”之后便海阔天空,机会亦无可限量。

盼国家分阶段提升环保

图:埃塞俄比亚有丰厚的皮革资源/受访者提供

近期中美贸易战发展如火如荼。对梁日昌而言,由于早就“出走”,故对其影响不大。但他直言,作为内地设厂的港商,“好被动亦好痛苦。”他指,第一批名单涉及港商的不多,甚至无,但第二轮甚至show hand(晒冷)之后,对港商的影响,就要看涉及的广度及深度。“由现在开始到圣诞订单已定好,最担心是春节前后,可能面对无单或好少订单。”

贸战影响 明春或冇单

梁日昌指,美国总统特朗普早前与欧洲谈判顺利,对中国压力会更大。他举例,即使中国不买美国大豆,但若欧盟会买,就化解了中国给予美国的压力,对中国谈判困难会增加,或意味着下一波贸易战的规模阔度及深度会增加。“若去到最差情况,作为厂商希望保存客人,唯有让利,只能自己承担客人全部或部分关税。”他坦言,这非长远生存之道,“但人手、皮费、机器设备不能空等,若忽然没有收入,只有支出,不能捱好耐。最多捱半年至九个月。让利即使会蚀,不过起码不用食空粮。”

面对贸易战可能带来的影响,他希望国家能做到两点,以减轻厂家的影响。其一是增加出口退税,如美国对出口大豆的农户亦提供财政支持,中国政府亦可考虑,令厂商不用全数承担增加的关税。近期人民币贬值,亦是方法之一。他指出,作为厂商及出口企业会十分欢迎,但要明白这只是短期策略,长远而言并不可行,因对人民币国际化会有影响。

内地近年十分着重环保,对厂家的环保要求十分高,需要投资环保设备。第二点是若中国政府容许企业能分阶段完成,能有效减低企业压力;或设立基金协助或补贴企业完成环保任务。

他坦言,业界面对贸易战十分被动,唯有暂停投资计划,保持手头资金稳定。他续称,有朋友问他是否应加快走出去“一带一路”发展。他指于现阶段并不赞成,“如果已走无问题,但临渴掘井风险很大。”“投资新地方需大量资金,但不会短时间有回报。若旧有业务仍流血当中,分分钟流血不止死得。”

梁日昌建议:“若厂商本身已于海外有厂,可分单过去。至于未有于海外设厂的企业,若有朋友于海外设厂可考虑分单,通过转移订单,减少流动资金的压力。”

非洲人态度好 对中国人友善

图:非洲工人与中国工人于工作效率上虽有差距,但可透过训练弥补/受访者提供

梁日昌是首个在非洲埃塞俄比亚设厂的港商。被问到在非洲设厂有否遇到困难或文化差异时,他笑言,自己比较幸运,当时非洲政府十分帮忙。他坦言,当初计划到非洲设厂时确十分担心,但后来发觉非洲人对中国人态度十分友好。“自己与意大利拍档走上街时,当地人明显对我态度较为友善,可能是过去中国对非洲援助及建交有关。”

他回忆当年自己一步一步做,先买皮杯,到发少量订单到当地厂房,到最后真正投资设厂。他指,自己于当地是阶段性发展,故没有遇到太大问题,唯一问题是物流。“埃塞俄比亚没有港口,物流方面较弱。当生产时发现问题要修改时,解决时间亦较长。因配件运入去要数星期,大件要寄件要两个月,配套支持不足。”不过,随着当地基建进一步发展,物流问题亦慢慢解决。

此外,他坦言非洲工人与中国工人于工作效率上亦有差距,但可透过训练弥补。“非洲人觉得中国人好勤力,而非洲人的人工平过中国好多,有差距正常;加上中国现时要年轻人入行实在十分困难。与过去不同,以前制造业好受欢迎,但现在很多父母都不希望下一代做工厂。”

大湾区更胜沪 创业机不可失

除“一带一路”外,粤港澳大湾区是另一内地大力推动的国策。梁日昌表示,现时中国整个经济面貌已印证当年改革开放十分成功。“如深圳最初都系做工业,近年已转型成为中国硅谷。东莞亦希望学习,但始终仍有好多非高端产业,需适应期走过这段时间。”他指,大湾区的条件甚至比上海更好,对创业家而言是机不可失。

大湾区指的是“九市二区”,即由深圳、东莞、惠州、广州、肇庆、佛山、中山、珠海及江门等九个位置相邻的珠三角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

他指出,大湾区是大市场,物品在区内流转不畅由于两地各有海关监管,难以形成单一市场。香港有七成货转口,他建议,不如香港把部分港口功能让于内地,该内地港口做单一超级港口,可减少不便之馀,香港亦可腾出空地发展旅游业及改善居住环境。虽然有指会损害香港航运业,但指“想多个货柜来香港,定多一个游客来香港呢?一个游客来港的收入远多于一个货柜。”他又指,内地企业“走出去”有外汇管制,但香港可做到与国际接轨的支付交易,又是离岸最大资金池,是香港可于大湾区的一大作用。

他续称,香港过去转口是由中国内地转去香港再出口,但若反方向,停留香港再进入内地,就涉及关税。他指,香港只是700万人市场,大湾区是上亿,市场十分庞大。若未来产品可直接运到内地,免除关税,将是一大商机。他又希望大湾区港口能做到“一地三检”,就将更有效率。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