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非洲工人与中国工人於工作效率上虽有差距,但可透过训练弥补 受访者提供
梁日昌是首个在非洲埃塞俄比亚设厂的港商。被问到在非洲设厂有否遇到困难或文化差异时,他笑言,自己比较幸运,当时非洲政府十分帮忙。他坦言,当初计劃到非洲设厂时确十分担心,但後来发觉非洲人对中国人态度十分友好。“自己与意大利拍档走上街时,当地人明显对我态度较为友善,可能是过去中国对非洲援助及建交有关。”
他回忆当年自己一步一步做,先买皮杯,到发少量订单到当地厂房,到最後真正投资设厂。他指,自己於当地是阶段性发展,故没有遇到太大问题,唯一问题是物流。“埃塞俄比亚没有港口,物流方面较弱。当生产时发现问题要修改时,解决时间亦较长。因配件运入去要数星期,大件要寄件要两个月,配套支援不足。”不过,随着当地基建进一步发展,物流问题亦慢慢解决。
此外,他坦言非洲工人与中国工人於工作效率上亦有差距,但可透过训练弥补。“非洲人觉得中国人好勤力,而非洲人的人工平过中国好多,有差距正常;加上中国现时要年轻人入行实在十分困难。与过去不同,以前製造业好受欢迎,但现在很多父母都不希望下一代做工厂。”